今天,第五屆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互聯網巨頭們齊聚一堂,一眾互聯網大佬又在籌劃晚上的飯局。而一家無人車創(chuàng)業(yè)公司,出現在了這一頂級大會的舞臺上。
Roadstar.ai,這家一度創(chuàng)造了國內融資紀錄的自動駕駛明星公司,選擇在互聯網的“場子”上證明自己,不僅成為烏鎮(zhèn)互聯網大會官方合作伙伴,派出10輛無人車供參會嘉賓乘坐,還接連發(fā)布了一個新產品和一項新技術。
成立僅一年半的Roadstar.ai,一路小跑拿下單輪超一億美元融資,不僅計劃自行運營共享無人車隊,還要用自動駕駛技術賦能車廠。
如此遠大的抱負背后,Roadstar.ai的底氣是什么?車東西與Roadstar.ai聯合創(chuàng)始人衡量、周光對話,并親身在烏鎮(zhèn)試乘Roadstar.ai的無人車,發(fā)現了他們過去一年半一路沖刺的秘密。
一、Roadstar.ai左右開弓:推全新L4平臺、高精度地圖技術2017年5月,Roadstar.ai成立,核心團隊曾經在谷歌、特斯拉、蘋果、百度美研等公司進行無人駕駛研發(fā)工作。今年5月,Roadstar.ai推出了第一代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ries·銳”,同期,Roadstar.ai還拿下了1.28億美元融資,創(chuàng)下當時國內無人駕駛創(chuàng)業(yè)公司融資紀錄。
在短短半年后,Roadstar.ai又有了新動作!
今天,Roadstar.ai在烏鎮(zhèn)宣布,他們的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方案——“Leo靈”正式推出,同期全新高精度地圖技術HD RealityMaps也重磅發(fā)布!
先說“靈”,相較于“銳”,“靈”在軟件與硬件上都進行了升級。
在軟件方面,“靈”為應對國內的復雜環(huán)境,對算法進行了升級,感知、規(guī)劃、決策全面增強,覆蓋了更多行車時可能出現的場景,可靠性比之前更高。比如,國內經常發(fā)生的加塞行為,搭載“靈”方案的無人車能夠從容應對,不會不知所措。
而在硬件方面,“靈”搭載五枚激光雷達、8枚攝像頭,并且使用了FPGA進行數據的融合,不過,原本安裝在車頂支架上的自動駕駛傳感器被打包,封裝在一個“車頂盒”中。
▲Roadstar.ai Leo靈L4級自動駕駛方案
Roadstar.ai聯合創(chuàng)始人衡量告訴車東西,相較于“銳”,“靈”的硬件集成度大大提高,也容易拆卸,這讓硬件的可維護性得到很大增強,整體方案的魯棒性得到保障。
▲Roadstar.ai聯合創(chuàng)始人衡量
車頂盒的形式大幅度縮減了傳感器安裝、標定的時間。應用“靈”方案的無人車只需半天便可調試完畢,訓練兩天就能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
此外,“靈”這一方案的總體成本同樣具有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
更強大的算法、可靠易用的硬件、更高的性價比,擁有這三大特點的“靈”的推出,其實是Roadstar.ai商業(yè)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在面向量產的“靈”支持下,Roadstar.ai的無人車將從測試階段,步入小規(guī)模試運營階段。
而為了給無人車運營提供完全的保障,Roadstar.ai祭出了一項新的技術:高精度三維實景地圖(HD RealityMaps)技術。
▲Roadstar.ai HD RealityMaps地圖技術
傳統的高精度地圖,通常只有三維信息和圖像的反射率強度信息,常常以點云的形式呈現,畫面通常為黑白。
Roadstar.ai聯合創(chuàng)始人周光表示,高精度地圖的一大關鍵任務就是記錄靜態(tài)物體,減輕自動駕駛的感知負擔、幫助定位。而點云形式的高精度地圖清晰度不夠高,也沒有物體色彩、紋理等維度的信息。
▲Roadstar.ai聯合創(chuàng)始人 周光
而Roadstar.ai的HD RealityMaps技術,帶上了RGB顏色信息和紋理信息,對真實世界的還原度更高,更加“高保真”,道路交通標志的內容也清晰可見,無人車在其輔助下感知能力與定位能力都將進一步提升。在隧道、高架橋等無人駕駛的“老大難”場景,HD RealityMaps可以很好地幫助無人車進行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Roadstar.ai本職是一家“自動駕駛方案商”與“無人專車運營公司”,高精度地圖技術只能算是“副業(yè)”。周光則稱,Roadstar.ai的HD RealityMaps技術已經領先了一些專業(yè)的高精度地圖初創(chuàng)一代。
而Roadstar.ai的HD RealityMaps,一方面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Roadstar.ai的無人專車上路運營提供基礎支持;另一方面,Roadstar.ai考慮將地圖優(yōu)勢技術另辟一條產品線,優(yōu)先在美國、日本等海外市場落地,國內由于嚴格資質的限制,Roadstar.ai不排除與有資質的公司進行合作,同時也將積極申請“許可證”。
二、 體驗Roadstar.ai無人車:車技已經入門就在場內兩款無人駕駛產品發(fā)布之時,場外,Roadstar.ai的無人專車正載著體驗自動駕駛的嘉賓,在烏鎮(zhèn)的道路上跑得正歡。為了一試新技術加持的無人車實力如何,車東西也專程體驗了Roadstar.ai的無人車,并錄制了一段視頻。
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這天,天公不作美,烏鎮(zhèn)下起了雨,這也為無人車的運營帶來了挑戰(zhàn)——雨天情況下,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探測精準度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Roadstar.ai選擇的路線也相當有挑戰(zhàn)性。車輛從烏鎮(zhèn)黃金水岸酒店出發(fā),沿著烏鎮(zhèn)當地的主路——812縣道行駛,隨后拐進當地另一條干道中,途中經過了4個紅綠燈和多個T型路口,全程大約3公里。道路上跑的不僅有普通的乘用車、公交、貨車,還有封閉道路中根本不會出現的三輪車,以及,Roadstar.ai的工作人員告訴車東西,11月6日無人車還遇到了從路邊沖出來的狗。
惡劣的天氣、完全開放的道路、各種各樣的交通參與者,Roadstar.ai選擇的行駛場景就是傳說中的“復雜城市道路”,這對無人車來說,可謂是一場高難度大考。
而從車東西的體驗來看,這次考試并未難倒Roadstar.ai。
在時長6分鐘的試乘體驗中,主駕上的安全員全程未介入對車輛的控制,車輛自行完成了轉向、過紅綠燈等操作,在十字路口轉向時無需任何修正就能準確進入車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視頻1分-1分10秒時,一輛車從T型路口橫向切入,而駕駛艙的視線被對向來車阻擋,很難看到這輛車。而Roadstar.ai的無人車在探測到這輛車持續(xù)切入、沒有讓行意圖后,進行了制動;而后這輛車踩了剎車,Roadstar.ai的無人車保持低速行駛與其擦肩而過。
這樣的場景,即使是人類的老司機遇到了,恐怕也要驚詫一番,而Roadstar.ai的無人車仍依靠高等級的自動駕駛能力化險為夷,可以說,Roadstar.ai無人車的車技已經入門了。
有趣的是,車東西還遇到一名蹲守在試乘點、希望從Roadstar.ai挖人的獵頭,他表示,在這樣的天氣和道路環(huán)境下,許多他接觸的無人車公司壓根不敢讓車跑。
三、烏鎮(zhèn)來了新無人車,靠技術打動官方!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11月6日-11月10日),Roadstar.ai派駐了10輛自動駕駛林肯MKZ駐扎烏鎮(zhèn),在劃定區(qū)域內提供體驗搭乘服務,這是Roadstar.ai首次在烏鎮(zhèn)提供無人車試乘,這也是烏鎮(zhèn)大會首次指定官方無人車。如視頻中所見,這10輛車運行在完全開放的道路上,路況復雜,機動車、三輪車、行人不時穿梭其中,給自動駕駛帶來了很大考驗。
而大會也并沒有留給Roadstar.ai太充裕的時間進行準備。10月23日,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宣布Roadstar.ai成為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官方合作伙伴并正式簽約,此時離大會開幕只有不到20天了。
不過,運營環(huán)境和準備時間上的挑戰(zhàn)并未難倒Roadstar.ai。周光告訴車東西,在接到世界互聯網大會接駁任務后,Roadstar.ai迅速組建團隊提前三周進駐烏鎮(zhèn),用了半個月便讓無人車順利地跑了起來。
▲Roadstar.ai無人車“駐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官方合作伙伴名單中,還有寶馬、紅旗等在研發(fā)自動駕駛的車企,而Roadstar.ai是唯一提供無人專車搭乘體驗的初創(chuàng)公司。
Roadstar.ai能夠被世界互聯網大會官方認可,無人車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跑起來,背后是其涵蓋自動駕駛三大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在支撐。
在定位與感知環(huán)節(jié)
,Roadstar.ai研發(fā)了“前融合技術”,將xyz三維坐標、RGB顏色信號,以及激光雷達的紅外信號和雷達多普勒效應輸出的速度這8個維度的信息進行同步、融合,再交給無人車的核心計算單元作運算,對環(huán)境進行感知識別。相較于各傳感器各自輸出識別結果后再進行融合的“后融合”,前融合技術節(jié)省了算力,而且還能實現傳感器優(yōu)勢互補,提高識別準確率。
在規(guī)劃與決策環(huán)節(jié)
,Roadstar.ai的成果則是自動駕駛仿真模擬器。日前,通用旗下無人駕駛公司Cruise被曝技術研發(fā)出現瓶頸,無人車有時無法分辨動靜物體、不能準確識別行人。
周光稱,Cruise遇到的問題更可能是一個無人駕駛中的普適性難題——無人車難以預測交通參與者的意圖,從而采取了錯誤的駕駛策略。對于這一問題,周光表示關鍵的解決方法是通過自動駕駛的仿真器,通過虛擬路測,使無人駕駛算法不斷提高對各類情景的應對能力。為此,Roadstar.ai已經建立了全新的仿真器,讓無人車在虛擬環(huán)境中不斷學習,目前Roadstar.ai的虛擬路測里程已經超過了百萬公里。
在車輛控制環(huán)節(jié)
,Roadstar.ai雖是AI領域出身,但創(chuàng)始人團隊都已是無人車業(yè)界的老江湖,在車輛控制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Roadstar.ai也從汽車行業(yè)引入了人才進行補強,目前Roadstar.ai已具備自行改裝車輛的能力。
Roadstar.ai成立一年多就在技術上多頭發(fā)力,又適時將其轉化為了“銳”+“靈”+HD RealityMaps高精度地圖技術的多維矩陣,一心為無人專車的運營做著準備,發(fā)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對這樣的種子選手,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也愿意提供舞臺。
四、Roadstar.ai自動駕駛之路:建無人專車車隊 賦能車廠對Roadsta.ai來說,此次在烏鎮(zhèn)投入10臺車提供無人駕駛試乘,不僅僅是利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名片進一步提升其影響力,更是一次面向商業(yè)化運營的練兵。作為一家創(chuàng)企,Roadstar.ai堅定將運營無人專車作為其核心商業(yè)化路徑,自身定位出行服務商,同時發(fā)展技術輸出型、賦能型的商業(yè)模式。
在今年5月融資1.28億美元時,Roadstar.ai就明確表示資金的一大用途是將其無人車隊在明年擴充到超百輛規(guī)模,到2020年與車廠合作將車隊再擴充至1500輛規(guī)模。
Roadstar.ai聯合創(chuàng)始人衡量向車東西表示,在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Roadstar.ai計劃先在深圳投入約20輛L4級無人車,以預約的形式進行公開的無人專車試運營,當然,車上仍然會坐著安全員。此前,Roadstar.ai已經在深圳提供了數百人次的試乘服務。
一周之前,深圳公布了19個片區(qū)共計124km道路供智能網聯汽車進行開放道路測試,Roadstar.ai的無人車隊先期便將依托這些道路開跑。
不過,Roadstar.ai集中發(fā)力的無人專車業(yè)務,還面臨政策、技術不完全成熟等問題,Roadstar.ai預判要到2020年條件才會相對成熟。在這段時間里,Roadstar.ai需要有造血能力等待那個“商業(yè)奇點”。
對此,Roadstar.ai在確立無人專車核心業(yè)務地位的同時,也在向車廠輸出自身的技術。
衡量向車東西透露,Roadstar.ai的技術已經受到了北美、歐洲、日本多家車企的認可,其中,來自日本的某車企已經和Roadstar.ai達成了合作,Roadstar.ai也因此獲得了營收。
在技術研發(fā)的不同階段,作為客戶的車廠會提供資金。拿到足夠多的車企訂單后,這將成為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
另一方面,手握著應對開放場景的L4技術,Roadstar.ai也計劃在相對簡單的場景找到商業(yè)化機會。衡量借用了最近描述自動駕駛商業(yè)化的熱詞“沿路下蛋”來描述Roadstar.ai的商業(yè)規(guī)劃——在達成較高級的無人專車商業(yè)化之前,將L4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降維到多個封閉場景中使用。
今年7月,Roadstar.ai入駐美團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先切入了無人配送車領域。此外,Roadstar.ai也與法國的巴士生產商達成了合作,幫助其打造無人巴士。衡量表示未來數個月就會有相關的成本。
衡量告訴車東西,對其他場景的探索并不會影響到對無人專車技術的研發(fā)。Roadstar.ai看重的無人巴士場景也是主要提供接駁服務,和其現有的技術框架、數據高度相通,Roadstar.ai只需分出一支數人規(guī)模的小團隊來進行針對性開發(fā)。
眼下,Roadstar.ai約70人的團隊兵分多路,以無人專車運營為主軸,在多個領域中鎖定商機。
結語:無人車創(chuàng)業(yè)中的后起之秀從去年5月成立以來,Roadstar.ai剛好一歲半。在最年長的谷歌Waymo有十年歷史的無人車創(chuàng)業(yè)中,Roadstar.ai可以說是“姍姍來遲”。
但Roadstar.ai本次在烏鎮(zhèn)大秀肌肉,一手抓傳感器,一手抓高精地圖技術,還以無人車試乘的方式真刀真槍地檢驗了技術研發(fā)的成果。而這次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官方指定無人車,可以說是Roadstar.ai邁向商業(yè)化進程下一階段的新起點——一方面有了技術基礎,另一方面也借烏鎮(zhèn)的平臺進一步打響知名度。
Roadstar.ai數十輛乃至上百輛無人車的運營規(guī)劃,已經在路上。
回望Roadstar.ai這一年半的發(fā)展,如果要找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后起之秀”。Roadstar.ai的發(fā)展速度呈現出了短跑選手的爆發(fā)力,而Roadstar.ai所堅持的無人專車運營為主、多種場景落地的商業(yè)化道路,也說明他們做好了長跑的準備。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