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舜宇光學為何能進入蘋果供應鏈?“名配角戰略”的逆轉

發布時間:2021-08-19 17:51:46 來源:雷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還記得2016年4月6日發布的華為P9系列嗎?在華為的智能手機序列中,華為Mate 7開啟了華為手機的高端之路,華為P9系列則推動了智能手機多攝時代的到來。后置雙攝和徠卡認證,成了華為P9系列最顯著的產品標簽。

通過搭載黑白+彩色雙鏡頭,使得華為P9/P9 Plus的拍照能力獲得大幅度提升。當時關于華為P9系列鏡頭供應商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論,而這其中繞不開的就是國內的光學設備廠商舜宇光學。

最近,舜宇光學發布中期業績,集團未經審核的收入約人民幣198.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1%,凈利潤約27.07億元,同比增長52.4%。同樣是有手機鏡頭的相關業務,歐菲光和舜宇光學處于完全相反的發展境地,一家被踢出蘋果供應鏈,一家是新晉蘋果供應鏈企業,舜宇光學是如何逆襲,成為新的“果鏈”企業的呢?

從“名配角”到現在的主角

需要先弄清楚一個容易亂的點,手機攝像頭是一個多種零部件的結合體,里面包括許多模塊,如CMOS圖像傳感器,負責感知光線并把光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而在此之前,需要鏡頭進行捕捉和傳遞光線,鏡頭素質的高低同樣影響手機成像的最終效果。

例如,索尼負責提供CMOS圖像傳感器、舜宇提供手機鏡頭、歐菲光進行最后的整合封裝,將各種零部件封裝組成一個完整的手機鏡頭模組。其中COMS和鏡頭是最關鍵的兩個部分,也是手機鏡頭模組中成本最高的兩個部分。

要想在手機鏡頭產業鏈中贏得優勢,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沉淀。2003年,舜宇在上海華彩管理咨詢公司的幫助下,對國內外經濟發展和光學領域市場進行分析,結合企自身條件,提出了“名配角戰略”。

所謂“名配角戰略”,是指舜宇當時的條件還沒有做主角的技術和實力,先與“主角”們展開合作,即行業內的頂級公司,參與產業鏈分工,積累先進技術、生產管理經營和發展資金。據了解,能讓舜宇當配角的主角公司包括諾基亞、柯達、索尼和美能達。

不僅是做配角,獲取高新技術最快的方式是“買”。根據舜宇發布的官方信息顯示,2008年舜宇以2102萬港元的價格認購韓國力量光學的新股,舜宇所持韓國力量光學的股份從8.65%飆升至54.9%。認購完成后,舜宇得以進一步提升高端手機鏡頭的設計能力,為進入三星供應鏈埋下伏筆。

2014年,榮耀發布的雙攝旗艦榮耀6 Plus,其雙800萬像素鏡頭模組由舜宇光學提供。榮耀6 Plus的雙攝具有一定實驗性質,為華為和舜宇在手機雙攝領域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這才有了后面華為P9系列的大爆發。

舜宇光學的發展不局限于國內市場,在擁有華為、OPPO和vivo等客戶后,舜宇光學利用此前的技術積累,開始開拓國際市場。2018年,舜宇光學成功打入三星手機供應鏈,更有趣的是,與舜宇以前主要為中低端手機提供鏡頭不同,此次應用舜宇鏡頭的是三星旗艦Galalxy S9,除了鏡頭外還包括攝像頭模組的代工。

至此,舜宇光學基本完成了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根據TSR的2020年智能手機光學鏡頭市占率數據顯示,舜宇光學擁有26%的市場份額,僅次于排名第一的大立光(28%)。在高端手機市場,連續獲得華為與三星認可的舜宇光學,毫不意外地進入了蘋果供應鏈,不過,對于蘋果來說,除了舜宇光學現階段的技術實力外,似乎更看重舜宇光學的發展潛力,是蘋果找尋已久的用以抗衡大立光的最好對象。

蘋果的擔憂與手機鏡頭的未來

對于供應鏈的管理,蘋果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蘋果希望供應鏈企業能夠在滿足技術指標的情況下為蘋果供貨,另一方面,蘋果不希望過于依賴單一一家供應鏈企業,喜歡尋找或培育新的企業與原有的企業互相競爭,減少供應鏈風險的同時,還能更好地控制采購成本。

標簽: 舜宇光學 蘋果供應鏈 名配角戰略

上一篇:谷歌發布Pixel 5a將于8月26日上市 搭載驍龍765G移動平臺
下一篇:特斯拉在“特斯拉AI日”上發布自主研發AI芯片 用于訓練超級計算機Dojo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