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26日從中科睿芯獲悉,在25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2018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2018)上,中科睿芯在當天下午的“高通量產業圓桌論壇”上發布了全球首款高通量概念計算機——“金剛”。在CNCC2018中科睿芯展臺,“金剛”高通量計算機實物已面向觀眾展出,并可在工作人員操作下觀摩其所支持的高通量應用演示。
“金剛”高通量計算機主機(右)和6塊演示屏(左上)
中科睿芯是孵化自中科院計算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據中科睿芯總經理王達介紹,“金剛”是經計算所的高通量計算技術轉化、由中科睿芯創造性研制的新型高通量計算機。在一系列體系結構新技術的加持下,“金剛”高通量計算機具有高并發、強實時等適于大數據計算的特點;在強時間約束下,高通量計算機能夠全局可控地處理高吞吐量請求,可適用于當下大多數有著大數據處理需求的應用場景。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研究員孫凝暉在會上說,從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至今,70年來人類經歷了以“機”為中心的IT1.0時代和以“人”為中心的IT2.0時代,目前正進入以“物”為中心的IT3.0時代。在萬物互聯的IT3.0時代,大數據處理對計算的并發性和實時性都提出極高的要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高通量計算機”應運而生。
孫凝暉回憶稱,早在2005年,計算所就啟動了高通量計算的研究和探索。在科技部2個“973”項目和多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研究項目的連續資助下,計算所研究團隊歷時10余年,完成了從高通量芯片到高通量計算系統的一系列創新技術研發。2016年底,計算所正式設立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開始集中目標于高通量計算技術研究,并完成了“低延遲、高通量、高確定性”的高通量計算機原型系統研制。
王達介紹說,未來中科睿芯還將打造高通量體系架構的CPU,力求實現高通量計算機全系統的自主可控。與此同時,中科睿芯還以其與中科院計算所和中關村順義園管委會聯合成立的“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為平臺,推動和完善高通量計算生態建設。
26日上午,中科院計算所高通量計算中心主任、中科睿芯董事長范東睿以《高通量數據流眾核處理器》為題做大會特邀報告,對“金剛”高通量計算機相關核心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