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防治近視的“三大法寶”是否會用?

發布時間:2018-12-29 15:03:2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caobo

高度近視已成為我國致盲眼病的元兇之一,在青少年時期就勒緊近視防控的“韁繩”十分必要。孩子近視怎么辦?記者采訪獲悉,近視防控有“三大法寶”已經得到臨床廣泛認可,如何運用各有訣竅。

首先,戶外活動是一項十分經濟有效的近視防控手段,研究表明每周10小時-14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發生,對于已經近視的孩子也能延緩近視發展。然而,升學壓力與課業負擔正在壓縮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

“必須強調‘戶外’兩字!”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于志強表示:因為戶外光照遠強于室內,光照會刺激視網膜釋放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有助于延緩眼軸增長,從而預防及延緩近視發展。

其次,科學使用低濃度阿托品。專家提醒,低濃度阿托品并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特效”,研究顯示它對大約10%-15%的人無明顯控制近視的作用。阿托品發揮防控近視的作用是需要長期規律使用的,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視網膜和鞏膜以延緩眼軸增長,但它同樣具有擴瞳和睫狀肌麻痹作用,因此有的小朋友會因為畏光和看近模糊等副作用不能堅持治療。專家強調,請務必在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使用前需要進行眼科檢查以確認是否適用。

第三,規范使用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原理是睡前佩戴,通過夜間佩戴至少8小時,將角膜壓平,改變眼球屈光度,早晨起床摘下,患者白天無需再佩戴近視眼鏡。于志強說:“OK鏡的驗配專業性很強,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同時還需注意后續使用中鏡片的清潔以及按照醫囑及時復查。”

標簽: 防治近視

上一篇:缺席的科學史教育
下一篇:量子力學只是表象?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模擬化世界中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