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侏羅紀近鳥龍不會飛 早期羽毛分子演化予以證實

發布時間:2019-01-30 16:00:4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侏羅紀近鳥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帶羽毛的恐龍之一,但它究竟能不能飛行,一直存在爭議。1月29日,《美國科學院院報》在線刊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紅博士等完成的一項成果,該研究顯示,以近鳥龍為代表的帶毛恐龍雖然可能具備了一定的飛行能力,但其羽毛的分子構成還不足以支撐與鳥類類似的飛行。

現代鳥類的飛羽主要由β-角蛋白構成,這一結構蛋白賦予其特殊的生物力學屬性(如柔韌性、彈性和強度),從而能夠適應飛行的需要。鳥類祖先的羽毛是否也具有同樣的蛋白組成和結構呢?

研究結果顯示,近鳥龍的飛羽主要由α-角蛋白構成,但同時還具有少量的β-角蛋白,不同于現代鳥類的羽毛構成。然而,我國發現的中生代鳥類如始孔子鳥、燕鳥以及一件新生代鳥類化石的羽毛,則主要由β-角蛋白構成,這一點已經與現代鳥類一致。這些結果表明,近鳥龍的羽毛在蛋白分子的構成上,代表了早期羽毛從不適于飛行向現生鳥類羽毛演化的過渡類型。

該項研究也進一步彰顯了整合形態學、發育學和分子生物學多學科數據和研究對探討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的重要性。

標簽: 侏羅紀 近鳥龍

上一篇:無錫保護生態環境 試行損害賠償制度
下一篇: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均完成自主喚醒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