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夢想直播平臺上多家經紀公司及主播聯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稱今年2月1日到3月14日,夢想直播平臺拖欠12個家族(公會/經紀公司)215名主播的工資,總計欠款高達484730元。在采訪過程中,多名當事人表示要匿名,因為他們只想要回屬于自己的辛苦錢。某主播經紀公司創始人王強(化名)記者表示,如果平臺資金鏈有問題可以理解,但夢想平臺還在大手筆燒錢做營銷宣傳。
經歷資本蜂擁而入、優勝劣汰、監管新政落實后,國內網絡直播行業告別野蠻生長時代,于去年底拉開洗牌大幕。“直播行業從爆發到洗牌僅用了一年多時間,而夢想直播2016年10月底才進入直播行業,有點晚。”王強表示,“小平臺的流量和用戶不足以支撐一個直播APP的存活,于是就出現了公司給員工畫餅,員工拼命擴展,導致出現管理混亂,直接的不良結果就是拖欠主播工資。”
近日,武漢一網紅公司召集旗下主播齊聚公司。她們可不是要開會,而是要“發薪水”。和普通公司打錢到卡里不一樣的是,該公司老板決定,用一沓一沓的人民幣,進行現場發送。
老板稱,打到卡里,她們沒有概念,只有這樣,才能刺激員工的工作熱情。有優秀的主播一個月的收入過10萬,也有新入行的主播過5萬,一些業績比較差的,只有幾千元,剛夠買個化妝品。有的主播賺得盆滿缽豐,連隨身的包包都塞不下了。
據悉,像這樣的網紅公司并不在少數,如今這家發薪的公司在斗魚的業績可以排進前三。公司需要和網紅一起努力,只有公司將網紅打造得更有競爭力,更能吸引粉絲,才能獲得更多的“火箭”、“跑車”。而這些人民幣,確實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刺激。在如今,網紅與其對面的消費群體“空巢青年”都逐漸被提出,成為熱點話題,或許存在即合理,在網紅經濟初期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時候,或許也應該想一想,為何這樣的模式會病毒般蔓延。
由于國家對直播行業進行整體整治規范,網紅直播必須掛有牌照,因此一些大的直播公司或者是模特經紀公司,開始積極建立屬于自己的“直播圈子”,將主播們以員工形式聘用,網紅主播們則可以掛靠有牌照的公司,繼續自己的直播工作,賺得的收入,與公司分成。
其實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人,很多網紅身后都有專業的團隊操作,通過團隊的打造能更好的做好網紅的傳播,吸引更多的粉絲,形成粉絲經濟,從而在網紅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用淘寶平臺來舉例,許多網紅都有大量粉絲,而這些粉絲會因為網紅們本身的服裝搭配的時尚品味而選擇購買推薦的商品。據粗略統計,一個普通網紅經營的網店中爆款商品在一天內可以賣出5000件。若每一件成本30-40元,加上運費成本總體價格50元,一件商品賣100-200元,那么每天可以成交25萬元。
另外,有很多人是買搭配款,會有連帶效應,所以網紅通常可以賺的更多。但這些成果并不是由網紅本人一人獨享,而是由打造網紅個人品牌的策劃包裝團隊,傳播網紅品牌并與粉絲互動的粉絲維護團隊,以及將網紅品牌與電商等變現平臺對接并產生收入的變現團隊共同分享。
我們來把包裝、傳播和變現這三部分工作拆開來分析:
網紅包裝:打造一個網紅的個人品牌,和打造一個企業品牌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想要讓這個品牌獲得成功,都要對這個品牌的目標人群,市場需求,背后內涵,以及品牌形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策劃工作。同時還要參考與你定位類似的網紅的競爭,因此這的確需要一個專業的市場營銷團隊,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來籌劃和實施。曾經的西單女孩,鳳姐等網紅背后的策劃團隊均來自著名的廣告營銷公司。這并非是網紅一人單槍匹馬能夠完成的工作,即便如羅振宇這樣經驗豐富的媒體大咖,也需要一個多人團隊來完成日常內容生產和策劃的工作,而他只是站在前臺用一個具體的形象將這些成果展現出來。
品牌傳播:在網紅以一個受目標人群喜愛的形象,完成視頻和音頻的節目制作后,真正的重點才剛剛開始,那就是利用社交媒體和優勢平臺精準的向目標人群傳播并維持與粉絲的高頻次互動。除了和各個優勢資源渠道談判,核心傳播位置,已達到最大化效果外,更重要和瑣碎的工作是維持與粉絲的溝通。一個擁有幾百萬粉絲的網紅,每天要與成千上萬的粉絲互動,并要做到讓每一個粉絲開心滿意,光光這一點就需要兩到三個人的全職團隊,辛苦努力才能做好。如果讓網紅自己打理這些回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標簽: 網紅公司發薪水簡單粗暴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