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支付機構應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
近日,央行發布了一個特急文件,
啥意思?什么是“客戶備付金”?
這事兒其實很簡單。
舉個例子,當我們在淘寶等平臺網購時,一般是要預先支付貨款的。我們先付錢,商家再發貨,在我們確認收貨之后,貨款才會到賣家的賬戶里。
所以在在客戶付款到貨款打給商家的這一段時間間隙里,大量的資金是存放在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里的,這就是“備付金”的概念。
其實也就是說,在客戶和商家之間,有了支付機構這樣一個“擔保方”,客戶將錢放在支付機構,確認沒有問題了,支付機構再把這筆錢打給商家。而在客戶的錢到商家手上這段時間,支付機構則就可以利用這筆錢了,賺取大額的利息甚至是“投資”。
這動輒萬億的資金儲備,帶來的“利益”可想而知,簡直是一塊大肉。
單單是雙11一天,淘寶就創下了2135億元的銷售額。
現在央行的規定就是撤銷備付金賬戶,意思就是說以后用戶的錢不要放在這些支付機構的賬戶里了,只能放在央行。
所以這個規定,可讓支付寶等支付機構的巨頭慌了神,這意味著他們“躺著掙錢”的日子即將宣告結束。
支付機構很難過,另辟新路
客戶備付金的20%必須集中存管。
其實,早在2017年1月的時候,央行便針對這方面做過規定,當時的規定是
此次則是“一刀切”,不給任何第三方支付機構“留有余地”,100%的上交。
但隨著網絡消費的越來越大化,“客戶備付金”的金額到了一旦出現問題便“幾乎無法挽回”的地步,央行便再次出手,而
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機構肯定很難過,在失去“客戶備付金”所帶來的利益的同時,不得不想方設法的去“獲取更多的利益”。
而最近支付寶的新動作——“花唄紅包”,便是其中一項操作。近日就有新聞報道:商家運來一卡車白菜,擺出“不要錢白菜攤”,圍觀眾人掃紅包換白菜,攤主三小時賺了五千多,比平時賺得多出好幾倍。
其實這只不過是馬云爸爸在想方設法的推廣花唄,以此來擴大花唄使用人群,”擴大“利益”的一種方式而已。
很多人單單靠“支付寶紅包”,就賺得盆滿缽滿,但
撤銷備付金,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
第一、我們的錢更安全了。
錢都存在央媽口袋里,支付機構不可能挪用任何一筆資金。
上海暢購、廣東益民、浙江易士等機構都曾出現備付金被挪用的事件,涉及到的風險資金上億元。這些機構把客戶的備付金拿來炒房、炒股票,甚至用于個人賭博,最后導致損失。往往一個機構出問題可能牽扯到多個地區,消費者的人數可能數以萬計。
這次央行推行備付金集中存管,目的便是從根本上消除用戶備付金的安全隱患。雖然我們自己還是拿不到利息,但再也不擔心我的本錢拿不回來了!
第二、提高手續費可能性很小。
當前備付金規模超過1萬億元!這部分資金在銀行賬戶里產生的利息,就能占到支付機構總收入的11%。
有分析師稱,當支付機構沒有了備付金存款后,失去了很大一塊收入來源。
而支付機構的成本主要由銀行手續費、人工成本、設備成本、辦公場地成本等構成,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銀行手續費。
并且目前支付寶和微信也是給與商家免費收款提現服務的。隨便一家路邊的小餐館都在使用這兩家的收款碼,消費者吃完飯結賬后,錢會到支付寶的賬戶中,隔一天商家就可以從支付寶的賬戶里提現到銀行卡里,沒有手續費。
總的來說,此次央媽出手,對于我們吃瓜群眾來說并無大礙,但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機構怕是要“哭了”。
標簽: 支付寶金賬戶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