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大學附近的一家網吧里,有一個男生一待就是五六年,他從不與人溝通,只是悶頭打自己的游戲,即便過年也不離開,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醒了就專注地打游戲。
兩天前的晚上,在吉林大學附近一家網吧,記者與李蒙(化名)擦肩而過時,明顯感到他與其他人不同。慘白的臉色、披肩的長發,低垂的腦袋緊盯著自己匆忙的雙腳。網吧老板說,他在這里五六年了,除了下樓買飯,幾乎寸步不離。
心理專家試圖拯救網癮男
走出大學校門,6年的時間我們能做些什么?6年的時間,很多80后事業小有成績,娶妻生子,過著幸福美滿的小家,盡管生活中偶爾有些小不順,但至少我們都期待著明天。
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吉林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丁建略得知,在吉林大學附近的一家網吧里,有一個男生一待就是五六年,他從不與人溝通,只是悶頭打自己的游戲,即便過年也不離開,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醒了就專注地打游戲。
為此,丁博士專程來到網吧希望通過自己改變這個網癮男生,走進他內心的世界,然而卻被拒之門外。“無論你怎么說,他拒絕和別人交流,我咨詢網吧的老板,說他很老實,不討人厭,這么多年了,大家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
兩天前的晚上,記者來到這家網吧。網吧位于二樓,走上樓梯時,一個個子矮小、頭發披散在肩頭的男孩與記者擦肩而過。或許是一種直覺,他看上去和別人不一樣,他走路的速度很快,頭低著注視著自己的雙腳,好像很著急。
網管按照記者的描述,把記者帶到了77號電腦桌旁。“他剛出去買飯了。”網管說。
網友微言大義
qianqianjunzi:專業玩家,靠賣網游道具為生。只是這營生這么辛苦維生不易,這生活這么單調難有樂趣。還是及早把頭回,免得活受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阿彌陀佛。
yaozhenyu02:骨灰級網游玩家!!!要玩也玩出點花樣嘛,參加個職業聯賽,打個比賽,搞個服務器跟工作室什么的。說不定還能發財
曼阿密:想當年我也有這樣的情況,不過沒這么老兄這么出眾,我只待了一個多月左右,這位老兄居然待了6年,應該可以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了!
an62-85bc:他靠打網絡游戲掙錢!或給游戲設計或篇程序掙錢吧,回家怕家人管,說不誤正業。
dk200410:悲哀。以為游戲已經有人累死,更多的人把青春給毀了。社會企業缺乏勞力,國家在培養打‘怪’高手。不和諧。
打游戲一個月收入不少
3分鐘后,77號桌的主人回來了,就是剛剛記者在樓梯上遇到的那個男生。他拎著兩塑料袋吃的,記者走上前去與他攀談,他并沒有拒絕。
他戴著一副眼鏡,頭發一看就好久沒有理了。他的桌子在最角落,墻角邊放著他的箱子,桌子下是一雙拖鞋。他告訴記者,他老家在河北,大學畢業,1983年出生,叫李蒙。
他一邊與記者說話,一邊將塑料袋打開吃飯,眼睛則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他說,自己一個月的收入2000多元,而他每個月只需要在網吧存500元錢就夠了。至于更多的,他就不再回答了。網吧的經理告訴記者,或許是時間久了,大家都挺同情他的,所以從來沒有人趕過他。“他不太說話,我們其實之前也很好奇,為什么他不回家,而且過年也在這里。我們老板特意交代過年的時候給他煮餃子。”對于李蒙的了解,大家知道的也就那么一點。
“他一般晚上玩游戲,白天困了就直接在這里睡上一覺,隔一段時間會出去洗個澡。”一位網管說,其實他的收入應該要比他說的多,但是他不愿意說,也就沒有人會去追問。
專家:戒網癮需要對癥下藥
針對李蒙的情況,長春陽光心理援助中心的格林主任認為,首先這個人是否有網癮或是存在心理問題,需要他本人有求助愿望,在了解后需要對癥下藥,當然我們也不排除他本人可能是因為生活拮據,暫時吃住在網吧是為了存足夠的錢日后用。
格林說,這些年來“網癮”這個話題始終被大家所關注,有網癮的人多數都是在逃避現實,在打游戲的過程中又能逃避現實又能賺錢。但是無論是網癮也好,還是工作,不分黑天白天地打游戲身體肯定受不了。
標簽: 男子大學畢業后網吧打游戲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