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西瓜視頻恐陷泥沼 流量的“大水漫灌”一定是救命靈藥嗎?

發布時間:2020-07-15 08:10:04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責任編輯:caobo

曾在頭條系App中最沒存在感的西瓜視頻在各大互聯網公司因疫情紛紛“偃旗息鼓”的2020年卻頻頻出招,氪金簽下諸多PUGC內容制作者,一副當定行業鯰魚的姿態。此前頭條與百度、抖音與快手、騰訊微視之爭尚未平息,此次對壘的新對手是B站。

當初借助于頭條的流量,西瓜視頻起步走得還算穩當。但成立不過短短3年的西瓜視頻顯然不會有耐心和時間如B站一般花11年去營造一個氛圍相當的社區。頭條系信奉快速出擊,直接去成熟社區挖人是最快最簡便的方法。2020年,西瓜視頻四處出擊挖創作者,比如像漁人阿烽、巫師財經這樣的大UP主。

不過,另一方面,作為最早被西瓜視頻挖角的知名UP主之一的“敖廠長”卻在最近回歸B站,從7月1日開始,“敖廠長”所有的視頻、直播內容將獨家在B站更新。敖廠長回歸B站的消息對于正在四處重金求人的西瓜而言,并不利好。

頭條系產品似乎總是一手舉著金元,一手揮舞大棒,以非常手段攫取用戶與流量,至于因此將所造成的影響,似乎并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

誠然,沒有金錢回報的創作既不會持久也不會精彩。但讓UP主們簡單粗暴地一切向“錢”看,和為這個新型職業群體的長遠利益與未來考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靠砸錢就能成功,不知道背靠萬億市值的谷歌,自己也有千億市值的YouTube作何感想?

西瓜視頻瞄準的還有金字塔腰部及底部數量眾多的中、小UP主,畢竟他們才是整個生態的基石。西瓜視頻已經針對新人UP主推出了一系列獎勵措施吸引新人入駐,但西瓜視頻也并非對入駐UP主全無要求,根據已經入駐了西瓜視頻的UP主所體驗的那樣,一切并不容易。

對于“跳槽”過來的UP主,西瓜視頻對上傳視頻數量和視頻播放量都做了要求:1、新人游戲博主每周至少上傳兩條視頻;2、第一周對視頻播放量沒有要求外,其他打卡周都有相應的視頻播放量規定,只有連續四周完成要求,入駐獎金才會在任務完成后打款至頭條號后臺賬戶。這些對視頻上傳數量和播放量上的要求,對于做長視頻或對內容質量要求的作者而言,顯得更加不友好。

除此之外,流量也是一個問題,長視頻的成功多源自于“知識內容分享”。無論是YouTube還是B站的成功都遵循了這個原則,而這一原則要求流量要以優秀UP主和優質內容傾斜。

而頭條系的一貫做法卻是流量的“大水漫溉”,基于的是用戶的行為,你喜歡什么就拼命給你推什么。而新鮮的、冷僻的內容是很難在一個習慣性用戶那里得到展示機會的。因為一個新內容要獲得算法的推薦需要算法對其進行依特征的構建,而特征構建本身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存在一定成本,創意類內容尤甚。

這導致同一UP主的不同內容出現極大的流量差異。而這,也正是當初悟空問答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流量的“大水漫灌”一定是救命靈藥嗎?也未必,很可能是黃河決提,直接沖垮平臺。

西瓜視頻如今打出的口號是要做中國的YouTube,但他們的野心似乎卻是要成為下一個愛奇藝。根據接近頭條系的人士介紹,在年初購買了徐崢《媽囧》版權后,西瓜視頻嘗到了流量的甜頭,接下來還準備購入諸多影視劇版權。騰訊視頻版權采買部門的相關人士證明了這種說法。

市場和用戶時間終歸是有限的,當創新變為砸錢震懾對手,競爭只會變為互傷,頭條系的模式與策略絕不該被鼓勵與提倡。

標簽: 西瓜視頻

上一篇:直播帶貨激活零售業一池春水 直播帶貨如何良性發展?
下一篇:數據造假、違規直播等成消費者投訴重災區 這樣的直播帶貨能走多遠?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