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蜂巢能源賦能,長城汽車“電”力十足!

發布時間:2022-12-02 16:50:33 來源:財訊網 責任編輯:caobo

4年前,長城汽車推出了首個電動車品牌歐拉,打響了傳統車企專攻新能源市場的第一槍;1年前,長城汽車旗下高端品牌魏牌迎來轉型,將新能源作為品牌發展方向;今年,長城汽車又先后為哈弗、坦克制定了電動化路線……至此,長城汽車已經成為國內唯二全面攻堅電動化的汽車集團。

在此之前,對于長城汽車的“觸電”之路,有不少網友是心存質疑的,常言道,術業有專攻,一個造皮卡、SUV發家的民營車企,全面錨定電動化哪來的底氣?

但隨著近日蜂巢能源申請科創板IPO獲批,網絡上的質疑聲瞬間消失,如今網友們的評論是這樣的——“長城汽車這么強,竟然也是動力電池領域的大拿”;“家中有糧,怪不得‘觸電’轉型不慌”;“原以為車企之中動力電池是比亞迪絕活,沒想到長城汽車已經悄悄反超”!

長城汽車謀轉型,蜂巢能源強勢賦能

眾所周知,對于電動車而言,動力電池是這輛車的核心,只不過因門檻較高,導致各大車企紛紛“退避三舍”,選擇從供應商手中采購。短期來看,批量采購的確更便捷,但長遠來看,卻也將成為車企電動化進程中的最大阻礙。

過去,客戶至上,在車企面前,動力電池廠商愿意主動放低姿態,以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但如今,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飛速發展,加之電池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下,車企和動力電池廠商之間的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改變,反而成了“有奶就是娘”。

和燃油車時代“得發動機得天下”一樣,當今車市變成了“得動力電池得天下”!擁有動力電池,就掌握了車企的命脈!寧德時代能成長為市值萬億的“獨角獸”,靠的就是車企日益增長的需求。另外,比亞迪之所以能在今年迎來高速增長,同樣靠的是自有動力電池。

可以肯定但是,長城汽車布局的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領域同樣是一位實力派。從裝機量層面來看,當前蜂巢能源已經挺進全球前十,而其客戶也不止有長城汽車,吉利、理想、賽力斯、嵐圖、Stellantis等全球各大車企均是其客戶,有消息稱,特斯拉也朝蜂巢能源拋出了橄欖枝!

而在資本市場,蜂巢能源同樣得到了認可,此次IPO,蜂巢能源計劃發行25%股權,作價150億元,這意味著,這家成立僅4年的動力電池企業估值高達600億元,是當年寧德時代上市前200億估值的3倍!

你不得不承認,在動力電池領域,蜂巢能源有能力為長城汽車在全面錨定電動化的轉型之路中持續賦能。

錨定電動化,從不被理解到掌控未來

電動化絕非朝夕之事,長城汽車能夠實現大象轉身,離不開蜂巢能源的賦能,但蜂巢能源之所以能夠為之賦能,卻也離不開長城汽車的深謀遠慮。

事實上,在4年前,全球各大車企都不看好電動車,車企大佬們不只一次炮轟電動車,而國內新能源車企也只能依靠“補貼”度日,但在這樣的局勢下,長城汽車就已經開始了前瞻布局,包括動力電池、三電系統、純電平臺等等,放眼國內,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有這樣的膽識。

更重要的是,為了今天的轉型,長城汽車的投入不計其數。單以蜂巢能源為例,在過去的2019 年至 2021 年三年間,蜂巢能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3.75 億元、3.80 億元、7.24 億元,研發費用增速明顯,并遠遠超出科創板對研發投入的要求。

正所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蜂巢能源此番上市,長城汽車已是勢在必得。

當前,蜂巢能源已經推出了能量密度大于245Wh/kg的鋁殼無鈷電芯,能量密度和“寧王”的NCM811電池不相上下,這時外界已經意識到,在電動化領域,長城汽車即將掌控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瑞康乳業冬日新品上市,開啟美味“新”生活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