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術技術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練。
【資料圖】
2、所謂熟能生巧,巧就是技術。
3、技術遠比科學古老。
4、事實上,技術史與人類史一樣源遠流長。
5、廣義地講,技術是人類為實現社會需要而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總和。
6、作為社會生產力的社會總體技術力量,包括工藝技巧、勞動經驗、信息知識和實體工具裝備,也就是整個社會的技術人才、技術設備和技術資料。
7、法國科學家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給技術下了一個簡明的定義:“技術是為某一目的共同協作組成的各種工具和規則體系。
8、”技術的這個定義,基本上指出了現代技術的主要特點,即目的性、社會性、多元性。
9、任何技術從其誕生起就具有目的性。
10、技術的目的性貫穿于整個技術活動的過程之中。
11、技術的實現需要通過社會協作,得到社會支持,并受到社會多種條件的制約。
12、這諸多的社會因素直接影響技術的成敗和發展進程。
13、所謂多元性,是指技術既可表現為有形的工具裝備、機器設備、實體物質等硬件;也可以表現為無形的工藝、方法、規則等知識軟件,還可以表現為雖不是實體物質而卻又有物質載體的信息資料、設計圖紙等。
14、在作為物質手段和信息手段的現代技術中,技能已逐步失去原有的地位和作用,而只是技術的一個要素。
15、根據不同的功能,技術可分為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
16、生產技術是技術中最基本的部分;非生產技術如科學實驗技術、公用技術、軍事技術、文化教育技術、醫療技術等,是為滿足社會生活的多種需要的技術。
17、一般地說,技術的發明是科學知識和經驗知識的物化,使可供應用的理論和知識變成現實。
18、現代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已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科學的應用”。
19、然而,現代科學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技術,技術的需要往往成為科學研究的目的,而技術的發展又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技術手段。
20、在它們之間是一種互相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
21、可以預見,它們的聯系還會更加密切,界限也會變得模糊起來。
22、但是,科學與技術畢竟是兩種性質不盡相同的社會文化,二者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
23、科學的基本任務是認識世界,有所發現,從而增加人類的知識財富;技術的基本任務是發現世界,有所發明,以創造人類的物質財富,豐富人類社會的精神文化生活。
24、科學要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技術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
25、因此,科學和技術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
26、科學成果一般表現為概念、定律、論文等形式;技術成果一般則以工藝流程、設計圖、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現。
27、科學產品一般不具有商業性,而技術成果可以商品化。
28、現代技術具有較強的功利性和商業色彩。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