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今熱點:廊下鎮山塘村:黨建引領先鋒行動 高校賦能明月山塘

發布時間:2023-06-25 12:42:44 來源:“金組工”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caobo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圍繞“黨建+”,積極鏈接上海師范大學高校資源,深入挖掘特色村落民俗資源,融合紅色資源與村莊記憶,打造“山塘八景”,凸顯山塘英氣、文氣、靈氣、煙火氣。通過黨建引領、高校賦能,促進毗鄰黨建、農文體旅協同發展,進一步加強黨群陣地體系功能建設,繡出鄉村田園新詩意,繪就美好社區新圖景,書寫先鋒行動新篇章。

毗鄰黨建,共畫紅色同心圓


(資料圖)

一橋兩山塘,黨建一家親。滬浙山塘聯合黨支部的成立正式拉開“毗鄰黨建”的序幕。在黨建引領下,廊下鎮山塘村先后打造毗鄰黨建展示館、英雄山塘廣場、山塘老街等。乘著長三角一體化和鄉村振興的東風,山塘村進一步凝聚黨建力量,凸顯紅色基因優勢,在干部教育培訓、“明月山塘”鄉村旅游品牌建設、微格治理方面作出卓越成效。

近期,山塘村對接高校資源,組織黨員群眾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初心課堂”。同時,滬浙山塘聯合黨支部積極打造“明月山塘”鄉村旅游品牌,實現資源共享、產業互補。例如,北山塘(廊下鎮山塘村)的毗鄰黨建展示館和南山塘(廣陳鎮山塘村)的毗鄰黨建廣場隔河相望,北山塘的百姓舞臺和南山塘的缽子書館實現功能互補。

山塘村以黨組織為點,基層為面,不斷深化基層自治平臺建設,開展“微網格”治理工作,從1個村總網格到4個網格再到10個微網格,形成了“1+4+10”的三級治理體系,著力繪就毗鄰地區協同治理的紅色黨建同心圓。

高校賦能,共筑文旅聯合體

山塘村始終著眼發展大局,聯動各方主動謀劃,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文化與旅游、體育、教育等融合發展,不斷延伸鄉村產業鏈,實現資源轉化與市場效益相融合。

目前,山塘村共有八百余戶,共近三千人,本地民宿12家,其中2家涉及餐飲,8位種植大農戶。作為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山塘村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吃在南山塘,住在北山塘”的協同發展模式。今年,在市委組織部“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第二批對接項目中,山塘村“共建毗鄰農文旅聯合體,走好鄉村治理新路”入選。4月初,山塘村黨總支與上海師范大學戴建國老師領銜的賦能團隊建立合作關系,高校智慧開啟助力鄉村文旅建設。

賦能團隊主要由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以及播音主持專業構成,涵蓋多種研究方向,包括社區治理、民俗文化、歷史人類學、旅游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圍繞“美在山塘、愛在山塘、樂在山塘”等三方面進行調研,從山塘八景、英雄山塘口述史、活態的民俗文化以及滬鄉文化體系挖掘山塘村的文化底蘊,以公眾號視頻形式推出“山塘八景”(南北山塘各四景,目前已推出七景),促使鄉村旅游扎根于更深層文化土壤。

在文詞的撰寫、朗誦的效果、圖片的選擇方面,發動滬浙山塘力量,在推出時又選擇當地人說鄉音。通過高校賦能,進一步深化村落民俗資源的挖掘、傳統文化的保護,幫助合理復現當地特色民俗事象。作為村民與基層組織的橋梁與紐帶,參與鄉村共同體的重建。

弘揚“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敢打必勝,一往無前”的英雄山塘精神,實現文化傳承與情感認同,為山塘村突破同質化鄉村文旅開發模板開拓新思路。

文旅融合,擘畫明月山塘新篇章

近年來,山塘村立足人本,聚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無論是黨建工作還是文旅開發,山塘村創得開“俗”的生活場域,又能守得住“民”的身份。

在各項工作中,山塘村時刻關注村民真實的期盼與需求,將街區進行統一治理與重構,既滿足休閑、旅游、商業發展需求,又保留真實生活狀態、熟鄰關系與文化底蘊。既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又保留真實生活狀態。

在村莊體驗式活動的開發過程中,山塘村大力保護村民實踐與傳承的環境,維系好民俗生態,讓村民具備獲得感的同時,著力增強游客的體驗感,讓村莊民俗、村民生機生生不息,在物質富裕基礎上走向精神富足。

下階段,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將聯合上海師范大學賦能團隊,聘請鄉村振興文化規劃師,凝聚高校智慧力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擘畫明月山塘更加美麗的新篇章。

標簽:

上一篇:用電腦怎么掃二維碼圖片(用電腦怎么掃二維碼)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