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許伊雯 何泠瑤
(資料圖片)
浙江民營經濟這張“金名片”再次被擦亮。
8月2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浙江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以政策集成創新賦能浙江民營經濟新飛躍。
《若干措施》直指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困難,而前不久,中央已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短短一個多月后,浙江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行動,拿出了誠意滿滿的舉措。
浙江是全國“挑大梁”的經濟大省,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家是浙江最寶貴的財富。此次政策的出臺,對浙江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家來說,會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利好?企業家們體感如何?潮新聞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和企業家們。
“很用心,解決我們的實際困難”
《若干措施》共32條,浙江味很濃,含金量很高。
措施中提到,圍繞“實實在在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不斷擦亮浙江民營經濟金名片”這一個總目標,提出了“提信心增預期、降門檻擴領域、真公平破隱性、拓市場促升級、優氛圍增服務”5個方面政策措施。
“有干貨,是利好消息!”這是浙江一家礦業公司的負責人張宏敏看到政策后的第一反應。他告訴記者,我覺得這些舉措還是有實質意義的,比如3個70%的要素保障機制,保證了70%的要素要投向民營企業項目。
“一個是錢,一個是地,一個是能耗,這是民辦企業非常重要的三個指標,讓更多的資源投向這里來,這應該說是一種利好的消息。”張宏敏說。
張宏敏最看重的還是消除不公平待遇,“國有企業可以做的,民營企業也可以做。過去,比如招投標的時候,有地方會設定資質門檻,這樣一來,很多民營企業就被拒之門外了,想做也不能做,這一條我覺得很重要。”
關于張宏敏提到的問題,《若干措施》中提出,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嚴格實行“非禁即入”等措施,不讓公平停留于“書面”、而真正落在“實處”。
“舉措中提到,要定期評估民營經濟政策效果,評估政策的有效性也是很重要的,政策的出臺、落地,都要有反饋機制,這里面是有點干貨的,我們也很期待。”張宏敏說。
一家杭州從事建筑材料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個時間節點,政府出臺政策很用心了,也是想解決企業當前面臨的實際困難,很期待后續落實。
“去年以來,我們企業面臨著困境,參與一些建設項目,但合作方拖欠賬款,項目完工了,本應該交付的錢給不到手,減少了資金流,導致經營困難。但因為不想與合作方斷了聯系,很多項目都是貼錢在做。”該負責人說。
針對民企反饋的拖欠賬款的問題,《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完善拖欠賬款和欠薪常態化預防清理機制,努力推動實現政府無拖欠款、浙江無欠薪。
這位負責人也指出,目前,小企業、小老板對政策的知曉度低,而政策落到地方,附帶的手續比較繁瑣,要一趟趟跑相關部門,很多企業就不去做了。“建議政策落地的時候,宣傳力度做大一點,政府部門服務主動靠前點。”
措施具體、實在、細致 “誠意滿滿,決心大”
此前,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要求“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而此次《若干措施》的出臺,則是《意見》在浙江的具體化落地。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告訴潮新聞記者,“民營經濟32條”是在目前經濟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出臺,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顯然是利好政策。
“這個系列政策的出臺,主要就是給民營企業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一名長期關注國家宏觀經濟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這些舉措就是讓大家放寬心,政府給錢給政策,相關部門的小動作也少,“浙江誠意滿滿,決心非常大。”
“從某種程度上,它讓民營企業跟國有企業之間的不平等程度有所縮小。”蘇劍表示,該政策讓民營企業從要素獲得、政策傾向方面都得到了一些好處,助力企業抓住機遇快速發展。
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首席專家于曉飛表示,民營企業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表面是投資信心不足,實際在于投資回報、在于投資成本、在于高質量發展。
于曉飛提到,《若干措施》引導民營企業更加重視優質項目的投資回報,為此向民營企業推介“三張優質項目清單”——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清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清單、完全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項目清單。
“同時,降低民營企業的要素配置成本,提出專項資金、用地、用能3個70%的要素保障機制,真正促使金融機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于曉飛說,“此外,在區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吸引民營企業的高質量投資,各級黨委、政府要定期研究重點產業項目情況,定期發布民營經濟發展報告,為民營企業‘能投、敢投、愿投’提供更好的項目環境、政策環境、產業環境。”
“這些措施具體、實在、細致,體現了浙江務實的作風,這個在其他省份我還沒有看到,這是值得肯定的。”蘇劍最后提到,期待用法律手段和制度來保障措施的出臺,使民營企業得到更大實惠,助力民營經濟新飛躍。
“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