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驚奇!日本震后河水逆流 多地區發生海嘯

發布時間:2019-11-29 08:43:13 來源:股城熱點 責任編輯:caobo

11月22日日本發生7.2級地震引發了日本震后河水逆流,很多網友對于日本震后河水逆流原因都感到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愿意呢?下面就讓小編對日本震后河水逆流原因來做個詳細說明吧!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 多地區發生海嘯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22日04時59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7.39度,東經141.38度)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日本NHK電視臺在震后發布海嘯預警。

當天,日本福島縣和宮城縣部分地區浪高達3米,其他地區也有程度不同的海嘯發生。宮城縣沿海地區,海嘯抵達后,海水沖入內河致河水倒流。

報道稱,日本福島縣、宮城縣已經發出海嘯警報,從青森縣到千葉縣的太平洋沿岸也都發出海嘯預警提醒。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原因

地震發生過程中,宮城縣出現了神奇的一幕,原來宮城縣沿海地區,河水出現了倒流。對于這樣的景象,據說是海嘯抵達日本沿岸,沖入內河余威不減造成。

日本NHK電視臺隨后發布海嘯預警,地震當天,福島縣和宮城縣部分地區浪高達3米,其他地區也有程度不同的海嘯發生。

宮城縣沿海地區,海嘯抵達后,海水沖入內河致河水倒流,呈波浪狀向上游推進。宮城縣沿海地區,河水倒流。至當地時間當天下午1點前,日本各地的警報已全部解除。因此次地震而受傷的民眾已達10人。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原因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原因

一次大地震的余震可能達上百年

“5年之后有余震很正常”,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研究員說,“從研究角度看,一次大地震的余震可以持續數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尺度。”

他說,余震是指一次大地震后,在主震破裂面內發生的、跟主震有物理關聯的地震,余震頻次隨時間的衰減符合一些統計規律。一般認為如果余震頻次衰減到主震發生之前的本底水平,那么從統計的角度可以認為余震活動已經結束。

22日在福島發生的這次地震位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域大地震的震源破裂區內,屬于那次大地震的余震,蔣海昆說。

在不同的地震活動區,由于地質構造等方面的差異,余震活動持續時間并不相同,例如中國東部地區的地震余震持續時間通常較長。蔣海昆說,一些地區大地震的余震已經持續很多年。“比如中國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雖然已經過去40年,但當地近期仍有高于本底背景活動的3、4級有感余震發生,仍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無論如何,一個地方發生大地震后,由于震后應力調整等因素,破裂面有一個較長時期的逐漸愈合的過程,這段時間內原震區就可能發生較多的地震。

標簽: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

上一篇:美元升值受益股有哪些?這些受益股需了解
下一篇:菊花圖案硬幣退市 菊花1角收藏價值暴增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