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研究表明:許多紅矮星的行星太熱而沒有生命

發布時間:2020-04-13 08:51:57 來源:騰訊太空 責任編輯:caobo

據國外媒體報道,潛在的支持生命存在的外行星可能比科學家想象中少得多。一項新研究表明,許多紅矮星周圍“宜居帶”上的類地行星實際上太熱而沒有生命。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新澤西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研究人員James Ow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先前關于質量與地球相似的星球適合居住的假設,只是因為它們位于宜居帶。然而,當考慮到這些行星在數十億年里是如何演化的,就會發現這個假設是不真實的。

紅矮星比太陽小且暗,銀河系中1000億顆恒星中約75%都是紅矮星,這些恒星中的大多數在宜居帶有巖石行星。科學家認為這些行星通常是在約占行星總質量1%的氫氦環境中誕生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厚厚星際氣體將會圈住大量的熱量,使得這些行星太烤而不能繁衍生命。但紅矮星是極為活躍的恒星,傳統觀念認為它們強大的輻射會相對迅速地趕走行星上大部分的氣體,使得表面溫度在一個適宜居住的水平上。

Owen和他的同事發現,對紅矮星可居住區內的行星來說,在大部分時間里,這可能不會發生。研究人員的計算機模擬顯示至少與地球質量一樣重的行星有足夠的引力強度來抓住它們的大部分大氣。該研究小組的成員表示,失控的溫室效應可能存在于這樣的行星上,使得它們不適合長期居住。但對那些希望生命廣泛存在于銀河系和宇宙中的人們來說,也有一些好消息。建模工作表明較小的行星有更好的前景——像火星大小、質量為地球質量11%的行星。

研究發現,這些行星位于紅矮星的居住區,可能無法守住它們的大氣,因此其表面將變得足夠溫和而出現生命。研究的合著者Subhanjoy Mohanty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最近的系外行星研究發現提示,在紅矮星周圍,相比于像地球這樣質量大小或更大的行星來說,系外行星中質量更低的行星可能更常見。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確實存在大量潛在的可居住行星圍繞著這些涼爽、紅色恒星公轉。(羅輯/編譯)

標簽: 紅矮星

上一篇:重慶警方破獲一起制作銷售跨境VPN軟件案 警方:不得擅自建立VPN
下一篇:研究發現塔利怪物或是一種脊椎動物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