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絕命毒師”投彈手甲蟲:以35.4公里/時的速度噴射毒液

發布時間:2020-04-26 08:44:00 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caobo

據《大西洋月報》報道,自然界有著殘酷的生存法則,一種動物吞食另一種動物是常態。但有些動物能夠逆轉自己的命運,逼捕食者把自己吐出來,或從捕食者的腸子里爬出來,甚至反過頭來把捕食者吃了。

投彈手甲蟲(bombardier beetle)就是一例。它們的種類約有500種,因能夠從背部噴射出灼熱的腐蝕性液體而得名。它們體內存在兩個分開的腺體,其中的化學物質沒有腐蝕性,但混合后就會產生劇烈的爆炸反應。投彈手甲蟲體內能在每秒內發生大約500次爆炸,產生100多攝氏度的毒液,并以35.4公里/時的速度噴射而出,簡直是動物界的“絕命毒師”。

這足以趕跑大多數捕食者。但蟾蜍能夠十分快速地伸出舌頭、把投彈手甲蟲吞到肚子里,讓后者沒有任何噴射毒液的機會。不過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神戶大學的杉浦申智(Shinji Sugiura)和佐藤拓栽(Takuya Sato)觀察了兩種動物在一起后的情形。蟾蜍吞噬投彈手甲蟲后,可以聽到蟾蜍體內發生了爆炸。投彈手甲蟲雖然剛才沒反應過來,但被吞掉后,仍能在蟾蜍的食道中噴射毒液。毒液雖然并不致命,但讓蟾蜍難受得不得了,把它吐了出來。蟾蜍沒有嘔吐反射,不能像人類那樣嘔吐。它們只能把食道從里往外翻,這一過程大約要持續45分鐘。因此想要活下來,投彈手甲蟲必須擁有足夠的適應能力,才能夠在蟾蜍的胃里存活45分鐘,全身還浸在粘稠的胃酸中。實驗中大多數逃出來的甲蟲至少能再活兩周多。

1997年的電影《狂蟒之災》有幾處情節不符合科學常識,其中有個蟒蛇把腹中的喬恩·沃伊特吐出的情節正好契合我們這個話題。實際上蟒蛇并不會反芻。它們有時候會把食物吐出來,但人在第一次被吞掉時就會因窒息而必死無疑,不可能像沃伊特那樣還活著。比較來看,投彈手甲蟲的生命力確實很頑強。

如果杉浦和佐藤用鑷子不斷激惹投彈手甲蟲,迫使它們把毒液耗盡,再把它們和蟾蜍放在一起,蟾蜍就能成功地把幾乎所有的投彈手甲蟲吞食并消化掉。

還有一些動物能從捕食者消化道內逃出生天。

2012年,在東帝汶的一次探險中,爬行動物專家馬克·奧謝(Mark O’Shea)撿起一塊石頭想要擋住實驗室開著的門,卻發現巖石下面有一只亞洲常見的蟾蜍,從它的尾部正爬出一只鉤盲蛇。這種蛇體形很小,看起來像蚯蚓。它設法爬過蟾蜍的整條腸子,并逃了出來。它的堅韌會讓人想起《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杜福。

奧謝寫道,“當蟾蜍跳起來要逃跑時,那只鉤盲蛇還附在它身上。”奧謝抓住它們,并把它們分離。這只蛇又活了幾個小時,但第二天死了。

鉤盲蛇常生活在花盆中,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蛇,能夠很好地適應昏暗、狹窄、缺氧的環境,它們身上長著緊密的鱗片,能夠阻擋蟾蜍消化液的侵蝕?;蛟S得益于此,這只鉤盲蛇才幸運地從蟾蜍的腸子中逃出來。

鐵線蟲擁有逃離吞噬厄運的獨門絕技。它們是一種可以控制寄主的寄生蟲,它們會感染蟑螂,使蟑螂錯亂、自殺式地進入水中。一旦蟑螂溺死,鐵線蟲就會離開這個寄主,并游出來。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弗勒·龐頓(Fleur Ponton)發現,進入水中的蟑螂會經常被魚或青蛙吃掉,盡管如此,鐵線蟲仍能夠從魚或青蛙的腸子中逃離。

有些動物甚至受益于被其它動物吃掉的遭遇。許多蝸牛被鳥類吃掉后仍能活下來,這種能力幫助他們達到了“長途旅行”的目的。這或許解釋了一個現象:日本不同島嶼上或南北美洲不同區域中分布的蝸牛擁有完全相同的基因。蝸牛長途遷移的能力很有限,但它們能夠乘坐“帶著羽毛的航班”跨越大陸,這個達爾文曾提出的假設現已被科學家們證實。

有時候,被吞掉的動物會來個劇情大反轉。青步甲就是一例。當青蛙吐出舌頭展開攻擊時,青步甲會躲避,隨后用自己一對帶鉤的下頜緊緊抓住青蛙的臉,再活生生地、慢慢地把青蛙吃掉。在科學家觀察的400多次較量中,青步甲總是會贏。其中有一例的劇情更精彩。一只蟾蜍設法把青步甲吞進肚子里,但兩小時后,它把青步甲吐了出來,仿佛為了復仇,青步甲最后把它給吃了。

標簽: 投彈手甲蟲 毒液

上一篇:小米環繞屏手機正嘗試小規模量產 預計12月量產上市
下一篇:肆虐蝗災危及中國?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院士:影響不大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