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新舉措!史密森學會開發的ARMS裝置可提供海底生物的樣本

發布時間:2020-12-31 11:19:51 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caobo

這就是自主珊瑚礁監測結構(或ARMS)的作用所在。ARMS計劃是史密森學會的一項舉措,由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主持。

雖然對生物學家來說,了解特定區域的海底有哪些生物繁殖是很重要的,但挖掘工作既耗費人力,又不符合生態環境。

每個獨立的ARMS單元由一塊方形的PVC底板組成,另外九塊稍小的板子水平疊放在上面。它們通過不銹鋼五金件固定在這種排列方式上,并在它們之間用墊片形成間隙。由此產生的三維結構被設計成模仿堅硬的海底海洋基質。

ARMS單元網絡被固定在研究區域的海底,然后在原地停留數月甚至數年。在這段時間里,它們會被周圍海床上的相同生物所繁殖,這些生物可能包括珊瑚、藻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

觀察期結束后,這些單元被拉上水面,并在實驗室進行分析。利用基因分析、圖像分析和普通的目測相結合,研究人員能夠確定哪些物種存在,以及數量如何。

“在克里特島的一個單一結構上,我們能夠確定15個非本土物種的存在,”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副教授Matthias Obst說。“我們知道該地區受到來自紅海的海上交通的極大壓力,但看到數量如此之多,真的很驚訝。”

Obst是最近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雜志上的論文的主要作者。該論文描述了一個研究項目,在整個歐洲的海底部署了130個ARMS單元。

標簽: 海底生物

上一篇:尷尬了!特斯拉隱藏式門把手被凍住成熱議話題
下一篇:科普小知識:什么水不能喝?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