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到現在科普下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非常火熱的,那么既然現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小編也是到網上收集了一些與科普下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相關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1.物理性質
1.1在標準狀況下,一氧化碳純品為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
1.2相對分子質量為28.01,密度1.25g/l,冰點為-205.1℃,沸點-191.5℃。
1.3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極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
2.1可燃性
(1)一氧化碳是碳或含碳有機物不完全燃燒得來,可以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變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可用作燃料。
(2)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能進一步被氧化成+4價,從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一氧化碳能夠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
(3)燃燒條件:燃燒時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為氣體燃料。實驗室一般使用濃硫酸催化或加熱草酸分解并用氫氧化鈉除掉二氧化碳制得一氧化碳。
具體反應如下:
2.2還原性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Cu + CO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2Fe + 3CO2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3Fe + 4CO2
(1)一氧化碳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在工業上常用來性冶煉金屬,把金屬從它們的氧化物中還原出來。
(2)一氧化碳作為還原劑,高溫或加熱時能將許多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因此常用于金屬的冶煉。
如:將黑色的氧化銅還原成紅色的金屬銅,將氧化鋅還原成金屬鋅。
(3)特別提示:除非是嚴格防護下制備Ni(CO)?,否則不得使用CO還原NiO,因為會反應生成劇毒的Ni(CO)?,在煉鐵爐中可發生多步還原反應。
(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注意:一氧化碳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但是仍然可以一些參與反應,但是特別注意,單純的高錳酸鉀溶液不能與一氧化碳反應。
2.3毒性
一氧化碳易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機體缺氧而發生中毒,所以一氧化碳有毒。
在加熱和加壓的條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屬單質發生反應,組成分子化合物。如Ni(CO)?(四羰基鎳)、Fe(CO)?(五羰基鐵)等,這些物質都不穩定,加熱時立即分解成相應的金屬和一氧化碳,這是提純金屬和制得純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但這些物質都有劇毒,且極難治療。由于在一定條件下CO可與粉末狀NaOH反應生成甲酸鈉,因此可以將CO看作是甲酸的酸酐。
毒性:CO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與氧氣結合,造成人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2.4極弱的氧化性
常見的常溫下氧化CO的反應如下另外,一氧化碳可以和氫氣化合,生成簡單的有機物。
表現氧化性CO+2H2==高溫催化劑==CH3OHCO+3H2==高溫催化劑==CH4+H2O
如:CO+CuO=Δ=Cu+CO2
3.一氧化碳對生活的影響
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幾乎不溶于水,在空氣中不易與其他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故可在大氣中停留2~3年之久。如局部污染嚴重,對人群健康有一定危害。
許多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都證明,長期接觸低濃度一氧化碳對健康是有影響的,主要表現在:
3.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S.M.艾爾斯等人發現,當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的飽和度為8%時,靜脈血氧張力降低,從而引起心肌攝取氧量減少和促使某些細胞內氧化酶系統停止活動。
3.2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腦是人體內耗氧最多的器官,也是對缺氧最敏感的器官。動物實驗表明,腦組織對一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明顯高于心、肺、肝、腎等。一氧化碳進入人體后,大腦皮層和蒼白球受害最為嚴重。缺氧還會引起細胞呼吸內窒息,發生軟化和壞死,出現視野縮小,聽力喪失等;輕者也會出現頭痛、頭暈、記憶力降低等神經衰弱癥候群,并兼有心前區緊迫感和針刺樣疼痛。
3.3造成低氧血癥
出現紅細胞、血紅蛋白等代償性增加,其癥狀與缺氧引起的病理變化相似。
3.4對后代的影響
通過對吸煙和非吸煙孕婦的觀察,吸煙孕婦的胎兒,有出生時體重小和智力發育遲緩的趨向。
標簽: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