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為你揭秘:月暈是怎么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1-03-29 13:32:30 來源:天奇生活 責任編輯:caobo

月暈通常呈環狀或弧狀,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十分美麗。親愛的同學們,那月暈是怎么形成的呢?可能對于不少人來說,并不是很清楚,在此,小編就為大家好好解釋一下。

月暈是怎么形成的

“月暈”,是光透過高空卷層云時,受冷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復合光被分散為月暈內紫外紅的光環或光弧,圍繞在月亮周圍形成的。月暈是由高空中的冰晶(很微小的水粒冷凍而形成的一種固體)折射月光而產生的光圈。日暈、月暈都是由冰晶折射而成的,與彩虹產生的原理一樣。

日暈或月暈的出現,往往預示著天氣要有一定的變化。一般日暈預示下雨的可能性大,而月暈多預示著要刮風,月暈有時候會有缺口,缺口的方向便是刮風的方向。所以,民間有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和“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無論是接連數天的‘暈’還是曇花一現的‘暈’,都應看‘暈’后中低云的發展速度。中低云發展移入快,降水來得快;發展移入慢,降水也就姍姍來遲;不移入,則不會有降水。

標簽: 月暈的形成

上一篇:科普干貨區:獨顯和集顯的區別有哪些?
下一篇:仲夏是指農歷幾月?這一生活小常識記得Mark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