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在osi的哪一層?可能對于不少人來說,并不是很清楚路由器在osi的哪一層,在此,小編就為大家好好解釋一下路由器在osi的哪一層。
路由器在OSI的第三層,即網絡層。OSI把網絡通信的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網絡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具體功能包括尋址和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等。
路由器屬于OSI體系結構的第三層,即網絡層。
OSI體系結構,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國際標準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OSI模型。這個模型把網絡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1至4層被認為是低層,這些層與數據移動密切相關。5至7層是高層,包含應用程序級的數據。每一層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然后把數據傳送到下一層。
OSI將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 相當于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 決定訪問網絡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并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并提供硬件尋址,相當于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絡層: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絡 相當于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于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于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板、替老板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接口。
網絡層
網絡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介于傳輸層和數據鏈路層之間,它在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兩個相鄰端點之間的數據幀的傳送功能上,進一步管理網絡中的數據通信,將數據設法從源端經過若干個中間節點傳送到目的端,從而向運輸層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數據傳送服務。主要內容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路由選擇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協議、綜合業務數據網(ISDN)、異步傳輸模式(ATM)及網際互連原理與實現。
網絡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具體功能包括尋址和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等。它提供的服務使傳輸層不需要了解網絡中的數據傳輸和交換技術。
標簽: 路由器在osi的哪一層 路由器 osi 網絡層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