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巨響,電視畫面里的山石被炸藥炸裂,石塊飛濺。“哇,炸彈的威力真大,不知道是誰發明了這么厲害又可怕的東西。”心心將自己蜷縮在沙發上叫道。
“炸藥的類別多了,發明者也很多。不過我知道有個叫諾貝爾的人,是個炸藥大王。”開開撓了撓頭,“但是他到底發明了什么炸藥我就不知道啦!”
“爸爸,呼叫爸爸!”心心覺得這個問題爸爸肯定知道。
“怎么了?”爸爸走過來問道。
“爸爸,你知道諾貝爾嗎?”心心問道。
“知道呀,他是瑞典的化學家、發明家,是諾貝爾獎的創始人。”爸爸點頭回答道。
“他有發明炸藥嗎?”心心再問。
“有呀!爸爸給你們講講諾貝爾與炸藥的故事。”爸爸坐在兩個小家伙兒身旁說道,“諾貝爾從小就沉迷于化學,在16歲的時候就已小有名氣,后來他與弟弟建立了實驗室開始研究一種威力巨大但極易爆炸的炸藥——硝化甘油。炸藥的研究可不是開玩笑的,試驗充滿了各種危險。很顯然,這種不幸也降臨到了諾貝爾的頭上,1864年9月3日,猛烈的爆炸炸毀了工廠,致使5人死亡,其中就包括諾貝爾的弟弟,父親也在爆炸中身受重傷。周圍的居民都嚇壞了,他們不允許諾貝爾再進行試驗。因此諾貝爾只好將實驗室搬到了馬拉倫湖的一條駁船上。雖然遭遇不幸,但這一年諾貝爾成功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用的雷管,獲得了硝化甘油炸藥的專利,成立了炸藥公司。”
“苦盡甘來呀!”開開笑道。
爸爸搖頭嘆息道:“諾貝爾賣的硝化甘油炸藥在運輸、存放和使用時都存在很大的風險,在發生多起爆炸慘案后,諾貝爾被扣上了惡魔的帽子,各國政府也紛紛出臺硝化甘油禁令。”
“看來炸藥有問題呀!”心心唏噓道。
“政府限制、資金匱乏、漫長的訴訟和公眾對諾貝爾的敵視,都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他開始了炸藥的改造工作,最終用一份硅藻土吸收三份硝化甘油的辦法,制成了運輸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炸藥。諾貝爾再接再厲,又用火棉和硝化甘油發明了爆炸力很強的膠狀物——炸膠,再把少量樟腦加入硝化甘油和炸膠中,制成了無煙火藥。”爸爸繼續介紹道,“他發明的安全炸藥被用作開山劈石、進行各種工程建設的利器,推動了世界的發展。除了炸藥,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均有建樹。他的工廠遍布歐美20個國家,為他積累了巨額財富。然而這些財富并不是諾貝爾所求,在他去世前立下遺囑,將其財產中920萬美金作為基金,以其年息設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物醫學獎、文學與和平獎5種獎金,在每年諾爾貝爾逝世時間12月10日下午四點半,頒發給當年在上述領域內做出最大貢獻的學者。世人把獲得諾貝爾獎看作是科學上的極大榮譽。”
“生前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一心獻給科學,死后又不惜自己的財產,貢獻科學。這位炸藥大王諾貝爾真值得尊敬。”開開感慨道。
【知識卡】炸藥大王——諾貝爾
諾貝爾(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諾貝爾一生所獲專利眾多,他發明的炸藥被運用于不同領域,推動了世界的發展。除了炸藥,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均有建樹。
諾貝爾的工廠遍布歐美20個國家,為他積累了巨額財富。在他的遺囑中,將920萬美金作為基金,以其年息設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物醫學獎、文學與和平獎5種獎金,每年頒發給當年在上述領域內做出最大貢獻的學者。這便是諾比爾獎的由來。
諾貝爾生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獻于科學,死后又不惜以自己的財產貢獻科學。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