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浙江湖州:鄉村振興裝上科技內核

發布時間:2023-07-07 20:04:50 來源:浙江省科技廳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日前,位于南潯區的星光高品質數字糧油基地,數字化智控服務平臺加上全程農業生產機械化的模式,使得這里正在成為湖州科創興農的樣板地。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探索現代農業與小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基地創新了“農業園區+現代企業+薪農人”的星光模式,實現了穩糧增收,目前已累計推廣簽約21個、面積21萬畝,實現農戶戶均增收15萬元。  

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湖州市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將實施“雙強行動”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了政府部門、農業院校、科研單位以及農業科技企業等單位共同參與的協同創新機制,有效推動了資源整合,打破部門、區域、單位和學科界限。  

創新平臺是農業科技要素集聚、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振興的“筋骨核心”。以“打造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大平臺、各類創新要素緊密結合的好載體”為目標,湖州市大力推動科技與產業、企業、人才、金融等要素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共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家,數量居全省第一;省級農業科技園區6家,是全省唯一實現區縣全覆蓋的城市。  

圍繞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裝備、營養健康食品等重點領域,湖州市以項目合作、技術引進、成果轉化等方式,加快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湖州特色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全市共有涉農領域高新技術企業95家。同時,通過不斷深化特派員制度,田間地頭還源源不斷地將先進成果和創新要素從“城”導流到“鄉”,全力破解農村缺人才、農民缺技能、農業缺項目等瓶頸問題。在第九批科技特派員隊伍中,全市成功選派了33名非農科技特派員,將服務領域從農業拓展到了工業、服務業,并且實現了鄉鎮、園區、未來農場等全覆蓋。  

此外,湖州市還創新科技特派員管理模式,從“組團式”選派、“組團式”服務兩個方面深化“組團式”幫扶內涵,讓科技人員“下得去”,讓走向農村的實用技術“用得著”,讓派下去的科技人員“留得住”,讓科技在田間地頭“推得開”。據了解,第八批、第九批科技特派員共組織實施市派科技特派員項目124個,投入市財政科技經費552萬元。利用課堂教學、發放材料、線上指導等多種形式,特派員還積極開展專業技術推廣和綜合知識培訓。僅去年一年就舉辦6次“科技富農”班車專場活動,培訓人數超300人次。

標簽:

上一篇:九城同頻共創 武漢都市圈聚力打造創新高地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