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草海是典型的高原淡水湖,也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過去幾十年間,隨著人口增多、人類活動頻繁,威寧草海一度瀕臨消失,水體富營養化突出。為此,“拯救草海”成為近40年來最重要的行動。
隨著綜合工程的推進,貴州大學副校長周少奇率領的團隊,突破國際上生物脫氮研究領域長期無法逾越的難題,妙用微生物脫氮技術,破解了水環境治理密碼,讓草海明珠重煥異彩。同時,周少奇團隊還把新技術與工程化應用推廣到城市污水、煉油廢水、垃圾滲濾液和農村污水等廣闊領域,效果顯著。
2016年,長沙高新區肖河、雷鋒河黑臭水體引人詬病。湖南三友環??萍脊煞萦邢薰纠盟w微生物活化系統,在短短一個半月時間里,便消除了肖河的黑臭問題,讓微生物技術“名聲大噪”。“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有效激活水體微生物,使之不斷大量繁殖,以重組、完善和優化水體微生物生態系統,促使水體恢復自凈能力。”該公司的易境博士介紹說。
無獨有偶,在上海市楊浦區長海新村西湖園,從被大片藍藻覆蓋的濁綠水塘,變成魚兒暢游其間的清流,湖水水質也從劣五類變身為二、三類。創造這一奇跡的,是同濟大學環境新技術團隊新近研發的創新技術——水體微生物活化系統。這一技術也應用于云南滇池東岸30萬平方米的海東濕地生態修復凈化工程。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化石燃燒等產生的污水中,重金屬是最醒目的“元兇”,當重金屬進入人體內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微生物固定化技術去除水體中的重金屬離子,也是近年的研究熱點。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馮傳平團隊對“微生物-磷礦物-海藻酸鹽”固定化顆粒處理含鉻廢水的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固相顆粒在不同操作條件下均表現出鉻還原效率高、抗鉻毒性好、磷余量低等優勢。此項研究,為含鉻廢水的治理提供新的視角和理論依據。
而在業界已廣泛采用的生物膜法,即利用在固體載體表面附著生長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去除廢水中溶解性有機污染物的一類方法。除了治理水體污染,微生物在重金屬、固體廢棄物、大氣污染等的治理過程中,均取得了顯著效果。
微生物治理水環境前景廣闊
據住建部和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表明,2016年我國污水年排放量480.30億立方米,2018年突破500億立方米,2020年增至571.36億立方米,2021年預計達589.64億立方米。
2021年底,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高耗水行業廢水、海水和再生水等非常規水高效利用;重點推廣工業廢水深度治理回用、高效提取分離、高效膜分離等工藝裝備技術。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因其處理效率高、應用范圍廣且無二次污染等優勢在污水治理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已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為生物法治理氮磷廢水、重金屬廢水、印染廢水和有機廢水等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微生物治理污水技術的關鍵,就是合適的底物固定化方法、高效的優勢菌種和良好的固定化載體。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各種單獨的固定化方法,有利有弊,今后學界微生物治理污水方面,將聯合使用多種固定化方法,高效富集優勢菌種以去除污染物;在優勢菌種方面,尋找出更易培養、更高效的菌種,并提高菌種在復雜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在載體材料方面,可以對磁性納米材料、可生物降解多聚物材料、緩釋材料以及多種功能載體材料的復合使用進行更多的研究,從而提高載體的微生物固定性能和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時通過提高“載體-微生物”體系的穩定性與經濟性,促進規?;a,加快推進微生物固定化技術的實際應用。
2021年我國推出了多項涉及污水處理政策,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污水年處理量提升,工業污水處理投資增加。目前,隨著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國內一批生物環境治理企業興起,微生物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