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環境變化與多圈層過程團隊與合作者通過加強系統監測,結合該流域及周邊現有監測站,建立了雅魯藏布江流域多圈層水文監測網,生成了1981-2019年(38年來)雅魯藏布江流域高時空分辨率降水數據,為該流域綜合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技支撐。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水文氣象學著名期刊《美國氣象學會通報》。
雅魯藏布江是中國最長的高原河流,全長2070公里,流域面積24萬平方公里,其水文過程受冰凍圈和地表環境變化的影響十分顯著。由于環境條件、觀測資料和模型的限制,無法準確評估氣候變化對該流域降水、冰川、凍土和植被、徑流的影響。
自2017年,研究團隊逐步構建了包括大氣圈、水圈、冰凍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的大尺度多圈層水文監測網絡,覆蓋雅魯藏布江流域地面水文、氣象、冰川、凍土、植被和土壤等的系統監測,為定量解析雅魯藏布江流域冰川-凍土-植被變化的協同關系及其徑流效應提供觀測數據。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王磊介紹,雅魯藏布江流域多圈層水文監測網包括:12個站點的降水和溫度梯度監測、5個站點的水位和徑流監測、9個站點10厘米至120厘米不同土壤層的土壤和植被監測、34個站點海拔4500-5200米的凍土地表溫度監測、2個站點9層凍土水熱傳遞過程監測。
依托監測網絡和其他多源數據,研究團隊生成了1981-2019年雅魯藏布江流域高時空分辨率降水數據,通過對比、綜合主流冰凍圈水文模型的徑流組分模擬,得出該流域奴下水文站以上新的降雨、融雪、冰川融化和地下水補給分別占總徑流的66%、21%、9%和4%。
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雅魯藏布江流域綜合監測和模擬能力,增強了對流域水文物理機制的理解,為該流域綜合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技支撐。(作者:韓揚眉)
標簽: 雅魯藏布江流域 多圈層水文監測網 生態環境保護 科技支撐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