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歐陽興、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羅彩華報道:“感冒去社區醫院花了150元,沒報銷;下個月去三甲醫院查個血糖,花了180元,還是沒報銷;轉頭在藥店買降壓藥,居然報了一半?”不少小伙伴醫保結算時,都有過這樣的“靈魂拷問”。其實,職工醫保門診報銷不是“隨機掉落”的福利,而是有明確的報銷規則。
門診統籌到底是個啥?
咱們的職工醫保,一部分是自己交的,另一部分是單位給的。單位交的那部分,全進了“統籌基金”這個“大池子”。簡單說就是:年輕人身體好不常生病,錢先幫著有需要的人;等咱老了,經常跑門診檢查看病,池子里的錢就來幫咱——這就是醫保“互助共濟”的智慧!
但這“池子”里的錢可不能亂花,只能報醫保目錄內的費用。啥是醫保目錄?簡單說就是省級及以上醫保部門出臺的“可報銷清單”,包含藥品、醫用耗材、醫療服務項目三大類。像咱們平時感冒發燒、咳嗽的門診費,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病藥錢,還有血常規、胸片這些檢查,只要是醫保目錄內的產品和服務,按規定都能報!但像是美容整形、健康體檢、養生保健這些非疾病治療項目,就得自己掏腰包啦。
報銷規則大揭秘 起付線、封頂線、比例咋算?
起付線:門檻費,掏夠300元就能報!
起付線就像出租車的“起步價”,得先自己掏夠錢,超過的部分才給報。我省不管是在職、靈活就業還是退休職工,普通門診一年累計自付夠300元,后續看病就能走報銷了。注意,起付線可以“攢”——不管是用個人賬戶余額付,還是直接掏現金,只要是醫保目錄內的費用,都可以累計。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