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費曼在解說基礎物理學曾說,要理解組成這個“世界”的這些運動事物的復雜組合,我們可以將其想象為天神們下的一盤巨大的象棋,而人類是這局棋的觀眾。
觀眾如果看比賽的時間夠長,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則,也就是基礎物理學。不過,人類的智慧終究有限,所以我們直到今天還沒有搞清所有的規則。這就意味著,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天才所創立的學說并不一定完全準確。
10月30日消息,近日,一個由來自德國波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他們在分析某些星團時發現,疏散星團前尾巴的恒星總比后尾巴的恒星多,這挑戰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相反,這種結果則與另一種引力理論預測相一致,如果該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那么對天體物理學將會產生深遠影響。
鋸了解,疏散星團是指由數百顆至上千顆由較弱引力聯系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其在崩解過程中會丟失一些恒星,從而形成兩個所謂的“潮汐尾”,一個在星團后面,另一個在星團的頭部。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兩條尾巴上的恒星數量通常差不多,而新發現表明,前尾巴的恒星數量總比后尾巴多。
這讓人費解,難道牛頓錯了?有聲音認為,此時應該修正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過,研究科學需要嚴謹。目前,科學家正在嘗試尋找新的數學方法,以實現更精確地模擬,從而找到新的證據作為支撐。
標簽: 德國波恩大學 中外聯合新發現挑戰了萬有引力定律 比后尾巴的恒星多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