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大腦與技術結合的時間可能大大早于很多人的預期,或許“幾十年內”就能實現。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4月15日報道,這個項目名為“人腦/云界面系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可以將納米機器人植入人體,實現與網絡的實時連接。
研究報告資深作者小羅伯特·弗雷塔斯發表聲明說:“這些設備可以在人類脈管系統中識別方向,跨越血腦屏障,在腦細胞之間甚至內部精確地自動定位。然后,它們會把加密信息在人腦和基于云的超級計算機網絡之間無線傳輸,進行實時的大腦狀態監控和數據提取。”
這一概念最早由未來學家雷·庫茨韋爾提出。庫茨韋爾還表示,10年之內計算機就將像人類一樣聰明——“人腦/云界面系統”的概念有可能使人類只要想到一個問題就會立刻得到解答,而不是用搜索引擎去查詢。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努諾·馬丁斯博士在聲明中補充說:“‘人腦/云界面系統’受神經納米機器人技術調節,可以使個體有能力在云端即刻獲取人類積累的一切知識,從而大幅提高人類的學習能力和智力。”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除了能夠“直接、即刻獲取人類積累的幾乎所有方面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潛在的應用,包括改善教育、智力、娛樂、旅行和“其他互動體驗”的能力。
盡管還沒有到準備進行大規模人類試驗的階段,但這項新生技術已成為現實,并在較小規模上取得了成功。
馬丁斯博士解釋說:“盡管還不是特別先進,但處于實驗階段的人類‘腦網’系統已經完成測試,不同人腦之間實現了通過云端進行意識驅動的信息交換。它使用‘發送者’顱骨中記錄的電子信號和‘接收者’顱骨中的磁刺激來完成合作任務。”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