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研究發現:智能手機使用的防藍光輻射的夜間模式或對生物鐘有害

發布時間:2019-12-20 10:02: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caobo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解釋說,智能手機使用的防藍光輻射的夜間模式,對人體晝夜規律有負面影響。

據報道,研究者們決定對此假設進行檢驗,在轉換成黑暗模式時,手機屏幕調成的黃色光譜可能給生物鐘帶來害處。

科研小組對實驗室老鼠進行了試驗,試驗表明,夜間模式的暖色光像白天的光線并會喚醒機體。這種光線對睡眠有不好的影響,并且帶來的害處比好處多。

同時,小工具的普通模式特有的藍色光譜的冷色光,更加讓身體習慣。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情況下,不會對睡眠造成太多負面影響。

據試驗工作的一名作者吉姆?布朗說:“實際上與薄暮微光相關的藍色光與白光或黃光,相比效果更弱些。”

他最后說:“研究顯示,使我們的生物鐘符合白天模式和工作時間表,可能對健康有益。正確使用顏色可能會在這方面有幫助。”

標簽:

上一篇:大熊貓幼崽出生時為何會"發育不全" ?
下一篇:中國科研人員首次通過實驗證實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