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江蘇首次!南京市第一醫院成功實施磁懸浮“人工心臟”手術

發布時間:2022-03-17 08:57:51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 責任編輯:caobo

3月14日,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陳鑫帶領團隊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心室輔助裝置植入術。據了解,這是我國自主研發,世界上體積最小、質量最輕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乒乓球大小:直徑34毫米,厚度26毫米,僅有90g重。比現有的磁懸浮“人工心臟”直徑縮小40%,重量減少60%。

今年56歲的肖先生在2021年初稍有活動,就覺得胸口憋悶,休息休息便會緩解。當時他沒太在意。但最近三個月,即使是休息他也會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連平躺休息都是奢侈,睡夢中覺得自己快不能呼吸了。肖先生輾轉江蘇多家醫院治療,被診斷為擴張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級,病情危重。

肖先生覺得自己的人生,像這顆心臟一樣,突然蒼老疲憊了起來。經多方打聽和周圍鄰居推薦,肖先生慕名來到南京市第一醫院尋求診治。經過心胸血管外科專家細致的檢查和分析,肖先生被診斷為“終末期心臟病”,藥物治療的作用已不大。正常情況下,肖先生需要進入心臟移植等待系統,等待心臟移植。但是供體缺乏,等待供體心臟需要時間,很多患者在等待的過程中逝去。頻發的心衰使得肖先生的病情已不容等待,經醫院專家會診后,決定為他植入最新型Corheart 6 植入式左心室輔助裝置,這是江蘇省首次進行此款“人工心臟”的手術。對手術團隊而言,同樣充滿挑戰。

為了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癥監護科等多學科進行了詳細科學的術前分析,為手術中的各個環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經過術前精心準備,3月14日,陳鑫主任、邱志兵副主任帶領其手術團隊密切配合,確切定位,穿針置線,放環固定,植入裝置,連線開機,一套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兩個小時以后,磁懸浮人工心臟在患者體內開始正常“跳動”,機械心幫心臟把血泵出來,重新建立一個循環系統。患者順利脫離體外循環輔助,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手術圓滿成功!

患者術后入重癥醫學科(ICU)一室接受監護治療。在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患者入ICU后3小時拔除氣管插管。肖先生再次睜開眼睛時,感覺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力量。目前心室輔助裝置運轉正常,生命體征平穩,術后第三天可以床旁康復鍛煉,活動耐量良好。這顆機械心現在正有條不紊地在56歲的肖先生身體里工作著。作為江蘇首例Corheart 6“人工心臟”植入患者,肖先生終于可以暢快地呼吸,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活力與生機,生活也將重新步入正軌。

據南京市第一醫院陳鑫教授介紹,對于重癥心衰患者而言,心臟移植是最有力的治療手段。目前我國心衰患者約1000萬人,但供體數量有限,我國每年心臟移植手術量約為500-600臺,很多患者等不到可以救自己的那顆心。人工心臟有其獨特優勢:它可以作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為患者爭取更多時間;它可以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治療,輔助心功能恢復。對于終末期心衰患者,它可以提供長期替代,患者可以攜帶“人工心臟”長期生存。

如今,“人工心臟”已經得到醫學界的普遍認可,全球“人工心臟”植入量已經超過14000例,用人造器官代替自然器官的臨床技術也逐漸成熟。“人工心臟”被譽為“醫療器械皇冠上的寶石”。據了解,Corheart 6相較于其他“人工心臟”,體外電池更小更輕,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更少,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植入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在應用“人工心臟”救治心力衰竭的領域邁入世界領先行列!

(通訊員 存華 方婧 章琛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標簽: 南京市第一醫院 磁懸浮人工心臟手術 人工心臟 循環系統

上一篇:科研人員發現亞洲最早的甲類恐龍化石骨架 提供足夠多化石材料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