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春回大地,在浙江省嘉興市的田間地頭,無人機、5G物聯網、智能農具、數字傳感器等農業數字化新農具助力春耕備耕,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智能科技春耕圖。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的農田(2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星火村的一個綠色農田建設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在操作無人機進行施肥。該項目依托“綠色農田”智慧平臺,對數千畝稻田進行數字化管理,同時還建立稻田退水零直排+水下森林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模式,有效降低農田肥水中的氮磷濃度,實現了農業肥藥減量和稻米清潔生產品質提升的協同增效。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的一片農田里,5G數字化農業綜合監測點內的設備在運行,精準監測稻田的土壤溫度、濕度、PH值,空氣溫度、濕度、光照量、二氧化碳含量以及病害、蟲害等實時數據。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一個有機農業園的蔬菜大棚內,工作人員遙控操作植保機器人進行施肥作業。該農業園配備數字化智慧農業系統,引進農業機器人進行施肥、澆水、翻耕、播種、植保等農事工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一個有機農業園的大棚內,工作人員在采摘立體栽培的小番茄。該農業園配備數字化智慧農業系統,引進農業機器人進行施肥、澆水、翻耕、播種、植保等農事工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這是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星火村的一個綠色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拍攝的依托太陽能運行的稻田退水零直排設施(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的一片農田里,工作人員在操作無人機給小麥施肥。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的一家有機農業園的現代化大棚(2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該農業園配備數字化智慧農業系統,引進農業機器人進行施肥、澆水、翻耕、播種、植保等農事工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一個有機農業園的育苗大棚內,自動化設備在給菜苗澆水。該農業園配備數字化智慧農業系統,引進農業機器人進行施肥、澆水、翻耕、播種、植保等農事工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