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驚現“三個太陽”,其實是幻日現象
近期,北京、遼寧等地天空中,驚現“三個太陽”的幻日奇觀,引發網友們熱議,但大多數網友對其形成原因卻不甚了解。那么,這樣酷炫綺麗的天象是如何形成的?
(相關資料圖)
幻日出現時,在太陽的附近同一水平高度上,會出現一個或多個明亮的光斑,看起來如同太陽的“分身”一般。幻日的由來可追溯至希臘神話。相傳在希臘神話中,作為眾神之父和天空之神的宙斯常常在天空中遛狗,它們出現時太陽的附近就出現一個或多個“假太陽”。
形成幻日現象需要天空中存在卷層云。卷層云屬于高云族,云底高度在5000米以上,在這樣的高度上,大氣溫度低,因此,卷層云的云體結構全部由冰晶組成,通常呈半透明狀,使其仿佛是一層覆蓋在天上的薄紗,能夠讓天空變為乳白色。
在卷層云的云體中,漂浮著大量的六角形片狀冰晶體,這樣扁平的形狀能夠使它們水平地漂浮于空中,當這些六角形片狀冰晶體在豎直方向上整齊地排列在空中時,就能夠像三棱鏡一樣對太陽光進行規律的折射。
具體來說,太陽光從冰晶體的某一側面進入冰晶體,由于陽光在空氣和冰晶體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其傳播方向會在空氣與冰晶體的交界處改變,發生第一次折射。同樣地,當陽光從冰晶體的另一側面射出進入空氣時,其傳播方向再一次改變,即發生第二次折射。
兩次折射使得射出冰晶體的太陽光,與原本的光路在水平方向上偏轉約22°,當大量被折射的光線聚集在一起進入到人眼后,就會讓人們以為在折射出來的太陽光的背后,存在著一個和太陽一樣的光源,但實際上這是太陽的“虛像”。因為觀測者與幻日所形成的視角半徑為22°,所以將這樣的幻日現象稱為22°幻日。
在中緯度地區,幻日一般出現在清晨或薄暮。這是因為當太陽靠近地平線時,太陽光的水平分量最大,即能夠垂直穿過冰晶體的太陽光最強,形成的幻日強度最強。隨著太陽的升起,太陽光傾斜角度增大,穿過冰晶體的太陽光則會減弱。當太陽高度角大于60°時,幻日就會變得非常微弱近乎消失。
從上述的形成原理可知,幻日的出現對氣象條件的要求較為苛刻,需要穩定的大氣層、適量的卷層云,以及合適的冰晶角度,并且還與觀測者相對于太陽的位置有關。因此,幻日現象較為罕見,并且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最長不過幾十分鐘。而北半球寒冷的冬季早晨,是出現幻日的理想時間,使人們成為捕捉到幻日現象的“幸運兒”的幾率更高。
幻日的最終呈現效果,與冰晶體的大小和狀態密切相關。冰晶體下落時很少能夠保持完全水平,會發生搖晃和轉向,這將導致太陽光向各個方向折射,在這種情況下,光線難以聚集到一個點上,而是均勻地分散在太陽的周圍,從而就形成了出現在太陽周圍,以太陽為圓心呈內紅外紫的日暈。
古籍中存在不少對幻日現象的記載,比如《春秋·潛潭巴》中:“兩日并處,地裂水不流。”我們還可以猜測,在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中,或許當時天上并非真的出現了十個太陽,而可能是古人對于幻日現象,作出的充滿神話色彩的理解與想象。
(來源:中科院之聲;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