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熱消息:枕后有“玄肌” 低頭族要警惕頸源性頭痛

發布時間:2023-03-10 13:38:00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圖片由作者提供)


【資料圖】

如今,玩手機成了低頭族的日常。很多人可以連續保持同款低頭姿勢長達幾個小時,仿佛一尊雕像,定力堪比唐僧參禪打坐。殊不知,枕下肌的負擔日漸增加,成功地為頭痛創造了“良機”。

人們備受頭痛困擾古已有之。據史書記載,曹操頭痛難愈,一代名醫華佗因此隕落。有人說曹操得的其實是頸源性頭痛,奧秘就在其枕后的“玄肌”。

這個“橋”不簡單

生物體有許多奇妙的結構,默默地發揮作用卻不易被察覺。人類有著靈活的脖子,靈活到可以用脖子寫“米”字,卻不知在運動的同時,枕下肌群還通過一種致密的纖維“樞紐”牽動硬脊膜,這個從枕骨下區和第一、第二頸椎之間穿過的“樞紐”被科學家稱為“肌硬膜橋”。這種“橋”不簡單,它在哺乳動物界竟做到了“雨露均沾”。海洋巨獸抹香鯨仗著個頭的優勢,有著目前為止最粗大最強勁的肌硬膜橋。此外,爬行類動物和鳥類中也發現了它的身影。可見,在海陸空的各種動物中,它都占據著重要的作用。

肌硬膜橋的存在開啟了科學家的探索之旅,他們認為,肌硬膜橋可能是一個特殊“通訊”渠道,如同跨海大橋,成功地實現了枕下肌和硬脊膜兩岸的“溝通來往”。科學家們推測,這個“橋”有傳遞拉力和傳遞疼痛的能力。也有學者證實,原發性頭痛有時竟然是作為頸痛的表現發生的。

跳出三寸屏幕,把目光放長遠

頸痛是如何傳遞成為頭痛的呢?

其原因之一就是腦脊液循環不暢。當頭部運動時,頸后枕下肌群會通過肌硬膜橋牽拉硬脊膜,以一種往復“活塞”的運動影響著腦脊液的循環。當勞損、受傷等造成肌力失衡,會導致腦脊液循環異常,很有可能會觸發頭痛的機關。

科學家還在肌硬膜橋上發現了本體感受器,它們可能起到反饋硬膜張力、加強引起的頸源性頭痛的作用。此外,肌肉病變也可通過肌硬膜橋,將疼痛直接傳遞到比較敏感的硬脊膜,從而引發頭痛。

基于這些理論,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頭痛的推論也就成立了。低頭族長時間保持姿勢不變,肌硬膜橋將承擔過重的負擔,最終導致頭后小直肌與硬膜之間發生粘連,也會引發頭痛。而這種危害的遲緩性,會更加讓人們放松警惕。

當然,引起頭痛的原因還有很多,與其跟病痛打治療上的“持久戰”,不如用最簡單的方式打健康上的“保衛戰”。平常生活中,增加運動、保持規律作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才能呵護身體健康,節約醫療資源。

請不要再做低頭族,讓目光跳出那三寸屏幕,追尋更多美好。

(作者系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為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學教研室張健飛、隋鴻錦)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