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焦點簡訊:我國成立首個CITES全球野生動植物鑒定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3-03-17 14:39:24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

科普時報訊(焦立超 勞萬里 宋平 記者胡利娟) 3月15日,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以下簡稱木材工業研究所)獲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全球野生動植物鑒定實驗室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并舉行揭牌儀式。該實驗室是CITES于2022年11月在第19次締約方大會上發布的首批全球野生動植物鑒定實驗室之一。共有來自11個國家的12個實驗室入選,其中,木材工業研究所成為我國唯一入選機構。

揭牌儀式現場。王超 攝

木材工業研究所是我國林業領域首個CITES注冊科研機構,為開展木材標本國際合作研究提供了重要平臺。始創了國際林業研究組織聯盟(IUFRO)5.16.00木材識別學科組,設立了國際木材解剖學家協會(IAWA)北京秘書處,牽頭成立木材標本國家創新聯盟;履職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和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積極參與CITES履約談判,完成《CITES樹木物種國際履約對策報告》《關于我國瀕危木材進口管理工作的報告》編制;出版的英文專著《推動木材鑒定-解剖和分子技術》《常見貿易瀕危木材識別圖鑒》被 CITES官方檔案庫正式收錄;組織參與國際國內履約培訓60余次,培訓國內外木材履約執法官員4800人次。各項工作成績顯著提升了我國CITES履約水平與國際影響力。

會議指出,木材工業研究所在木材標本資源庫建設、科學技術研究、技術手冊編制、海關鑒定服務、執法人員培訓、國際談判與國際合作等方面為國家履約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該實驗室的成立是木材工業研究所在服務國家履約工作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未來,實驗室可從木材學與植物分類學、植物地理學的融合、木材學與氣候變化及生態學的關系、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木材鑒定中的深度應用、古植物鑒定、國際履約戰略研究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木材科技創新能力,全方位支撐我國CITES國際履約工作,助力我國及全球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木材工業研究所所長傅峰表示,作為我國唯一入選CITES全球野生動植物鑒定實驗室的依托單位,將繼續保持探索、負責、開放、自律的姿態,從擴容、提質、增效三個層面,進一步提升責任和服務意識,強化支撐能力,為國家木材履約作出更大貢獻。

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殷亞方說,木材工業研究所通過組建國家林草局“木材標本資源信息挖掘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全方位支撐我國CITES樹木物種履約工作,在木材科學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成為科技助力我國CITES履約執法的重大亮點。截至目前,木材工業研究所已建成藏量居亞洲第一的國家林草局木材標本資源庫,研發的瀕危木材計算機視覺、遺傳學和化學信息挖掘與應用新技術居國際前沿,其中“GenWood木材DNA精準鑒定技術”和“iWood木材智能鑒定系統”已在海關系統應用。

CITES是一項政府間多邊協議,其宗旨是通過對野生動植物的國際貿易進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因過度利用危及有關物種的生存。CITES 于1975 年7月1日正式生效,現有184個締約方(國家和地區)。木材工業研究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現已成為我國木材科研的國家隊和全國木材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材科研機構。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