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資訊:科技創新支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災害防御能力穩步提升

發布時間:2023-03-14 11:46:47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座談會近日召開。新疆不斷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集成應用,開展災害事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全區自然災害防御能力不斷提升。在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密度更為集中的今天,各種災害風險交織、疊加,為全區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的四年,全區共發生自然災害284次,與2015-2018年四年相比,受災人次、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46.52%、53.76%。

“推動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提升,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不能缺席。”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如標介紹,近年來,圍繞自然災害防治和減災等方面的科技需求,自治區科技廳共設立29個項目,其中自治區重點研發專項5項、自然科學基金24項。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集成應用,開展災害事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提高災害監測預警能力,為自治區自然災害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攻克西南天山-西昆侖地區強震影響下的地質災害預防關鍵技術難題,自治區科技廳設立自治區重點研發專項“強震影響下的地質災害預防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支持研究不同強震震源類型下的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識別與預防,準確識別強震觸發滑坡的行跡,支撐實施救災計劃和恢復重建規劃。持續推進自治區重點研發專項“天山北坡城市群精細化地震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利用地表高分辨率DEM數據和深部地震反射剖面資料,建立天山北坡強震孕育發生的結構和構造模型,為城市規劃、抗震設防、應急備災提供精準對策建議。

此外,自治區科技廳加強自然災害防治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支持“新疆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建設,重點開展新疆地質災害成因機制、時空分布規律研究和減災防災關鍵技術研發,完善地質災害時空分布數據統計和典型案例體系,建立新疆地質災害信息庫與監測預警預報平臺。值得注意的是,“輸電線路風沙災害監測預警關鍵技術與應用”“新疆北部暴雪預報技術研究及應用”等已推廣應用,自然災害防治科技成果轉化豐碩。

下一步,自治區科技廳將持續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領域科技創新,鼓勵相關科研單位申報國家和自治區的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培養本地人才,產出一批創新能力強的防災減災救災防治技術成果,提升自治區防災減災救災科研能力水平。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