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斷腸草究竟是什么植物

發布時間:2023-08-08 12:56:04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上圖為鉤吻,下圖為金銀花。(圖片由作者提供)


【資料圖】

世間果真有一種草,讓人吃下后腸子會一節節斷掉嗎?很難有定論。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者死?!惫糯舶讶梭w服用后產生強烈胃腸道毒副反應的草藥,都稱之為斷腸草。

沒有正式學名,有毒植物的通稱

“斷腸草”不屬于任何一種植物的正式學名,它是民間各地用來稱呼有毒植物的俗名。

在植物大家族里,被冠以“斷腸草”之名的,有9科、13屬、20多種。比如,常見的鉤吻科的鉤吻、瑞香科的狼毒、衛矛科的雷公藤、毛茛科的烏頭、芹葉鐵線蓮,五味子科的紅毒茴,罌粟科紫堇屬的許多植物等。

而在這些有毒植物之中,名氣最大、毒性最強的當屬鉤吻和狼毒,這兩種有毒植物,分別是我國南北有毒植物的“翹楚”。

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湖南、海南等地,人們把鉤吻稱斷腸草、山砒霜、爛腸草、胡蔓藤、大茶藥等。其全株有毒,特別是春夏時期的嫩苗、嫩芽、嫩葉,毒性更大,幾片嫩葉足以致命。關于它的毒性,清代醫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說:“胡蔓藤合香,焚之,令人昏迷?!?/p>

歷來,食鉤吻使人亡的案例很多,最著名的當屬韓非之死。戰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散文家韓非才情超群,他撰寫的書籍傳到秦國,受到了秦王的贊賞。同窗李斯嫉妒他的才華,以一篇《存韓》設計韓非入獄被治罪,“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表n非被迫服用的毒藥,就是斷腸草鉤吻。

鉤吻的主要毒性成分是一類名為鉤吻素的生物堿,它是一種很強的神經抑制劑,會抑制人呼吸和運動神經的工作。中毒后,人的心跳與呼吸逐漸放緩,四肢肌肉也失去控制,最終死于呼吸系統的麻痹。因此,這種斷腸草并不是讓人斷腸而死,而是把人“憋”死的。

令人驚悸的是,整個過程中,中毒者的意識始終是清醒的,甚至在呼吸停止后,心跳還能持續一段時間。

小心混淆,外形與金銀花相似

說鉤吻是“草”,其實也不大妥當,因為它和金銀花一樣,是常綠的木質藤本。

鉤吻在我國南部很常見。山坡草叢、村舍路邊,常有它的身影。黃花,綠葉,小果,長藤,外形和金銀花有點相似,尤其在含苞待放時,都擁有細長的花苞,極具迷惑性。

雖然,金銀花和鉤吻的花朵在含苞時有點相似,但開花后很容易區分,另外,花朵的形狀、生長部位,以及葉子都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金銀花主要生長在枝條的關節處,花朵相對而生,花朵唇形,花絲外漏。花初開為白色,一兩天后會變成金黃色,故整株金銀花藤蔓上,既有白色花,也有黃色花,白黃相間,這也是它叫“金銀花”的緣由。而鉤吻的花,呈簇狀生長,既可生于枝條的關節處,也可生長在枝條頂端,花朵不會變色,始終黃艷艷的,花瓣橢圓形,花絲短。

其次,二者的葉子質感也不一樣,金銀花葉面上有一層短絨毛,摸起來毛茸茸的,而鉤吻的葉子油光锃亮,葉面無毛,手感光滑。

第三,大小也不同,鉤吻的葉子較大,而金銀花的葉子相對細長。另外,金銀花是清香的,鉤吻則有特別的苦味。

除了植株外形上容易和金銀花混淆之外,鉤吻的根,也經常與一些食材混淆。在野外,鉤吻常與五指毛桃混生在一起,它們的根在地下相互糾纏,且形狀相似。五指毛桃的根是南方人常用燉湯的食材。采挖五指毛桃的時候,如果混進了鉤吻的根,也會引發中毒。

并非一無是處,還能入藥驅蟲

其實,鉤吻并非一無是處,除了可入藥,在民間,鉤吻還有個俗稱“豬人參”。說的是過去農民常去山里割鉤吻的藤蔓喂食家畜,豬牛羊吃了鉤吻后吃食更猛,越來越肥壯,就連雞鴨吃了也能多產蛋。

《本草提要》中記載: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所以,對人來說,鉤吻是奪命植物,然而對家畜來說,它卻是一種營養頗高的食物。這是因為家畜家禽的體內含有能解鉤吻毒素的相關物質,并且,鉤吻毒素可殺死家畜家禽腸道里的寄生蟲,驅蟲后營養吸收好,自然就容易增肥長壯了。

藉此,若要解此草毒,民間土法是用新鮮羊血或是鴨鵝斷頭瀝血灌服。誤食斷腸草后,最好的做法,一是趕緊催吐;二是,帶上吃剩的東西馬上去醫院,查明中毒原因。

標簽:

上一篇:夏季如何正確防曬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