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種情況,也有一種肯定能探測到這些暗黑“怪獸”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它們對其它恒星產生的引力效應。
據張承民介紹,2020年,天文學家在觀測看起來很普通的雙星系統HR 6819時注意到,這兩顆可見恒星的運動有點反常,而這種反常只能通過存在第三個完全不可見的天體才能解釋。隨后,研究人員計算出這個看不見的天體的質量至少是太陽質量的4倍,他們斷定這個天體必定是一個黑洞。而且,它是迄今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黑洞,距離銀河系僅1000光年。
X射線
張承民說:“黑洞的第一個觀測證據出現在1971年,它同樣來自我們銀河系中的一個雙星系統,最近測出的距離約為7240光年。這個被稱為‘天鵝座X-1(Cygnus X-1)’的系統會產生宇宙中一些極其明亮的X射線, 此雙星系統最初在1964年被發現”。
NASA稱,這些射線并非來自黑洞本身,也并非來自黑洞的可見伴星——這顆伴星質量巨大,是太陽質量的33倍。物質不斷從這顆巨大恒星上剝離,并被拖入黑洞周圍的吸積盤,X射線正是從這個吸積盤發出的。
天文學家可以利用觀測到的恒星運動來估計“天鵝座X-1”中這個不可見天體的質量。根據最新計算,這個質量為太陽21倍的黑暗天體集中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因此,它不可能是除黑洞之外的任何天體。
超大質量黑洞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道,除恒星塌縮產生的黑洞外,有證據顯示,宇宙中大多數大星系(擁有數千億顆恒星的星系)中央都有一個質量為太陽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
也有證據表明,銀河系的中心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顆黑洞位于人馬座的方向,所以被稱為人馬座A*(Sgr A*),它距離我們約26000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
那么人馬座A*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會吞掉整個銀河系嗎?當然不會,因為它連距離非常近的恒星S2都吃不到,更遑論離它更遠的其他天體了。
此外,據美國《新聞周刊》2019年11月21日報道,德國天文學家發表研究稱,他們首次在名為“NGC 6240”的星系中央發現了3個超大質量黑洞。這3個黑洞位于不到3000光年的空間區域內,質量都超過太陽質量的9000萬倍。
“意大利面化”
張承民指出,“證明黑洞存在的另一個證據是‘意大利面化’——落入黑洞的物體會被黑洞的極大引力拉伸成細條”。幸運的是,這不太可能發生在你或你認識的任何人身上,但這很可能是離超大質量黑洞非常近的恒星的命運。
2020年10月,天文學家目睹了這種撕裂過程——2.15億光年外的一個旋渦星系內,一顆“倒霉”恒星誤入超大質量黑洞的勢力范圍,慘遭撕裂和吞噬。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過去很難看到這些事件,因為黑洞吞噬恒星時,垂死的恒星中往往會噴射物質,比如塵埃,使視野變得模糊。幸運的是,本次事件是在恒星被撕裂成碎片后不久就進入了研究人員的視線。
直觀圖像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掌握了大量證明黑洞存在、有說服力的間接證據:輻射爆發、引力波,或者其他天體受到的動態影響等。
但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證據出現在2019年4月——4月10日,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它是活動星系梅西耶87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直觀圖像。這個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余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這張令人驚嘆的照片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這個望遠鏡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龐大望遠鏡網絡。由于需要極高的靈敏度,8個射電望遠鏡分布在多個高海拔地區,包括夏威夷和墨西哥的火山、西班牙的內華達山脈、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南極等。
張承民解釋說:“能夠參與的望遠鏡網絡越多,它們的間距越大,最終圖像質量就越好”。
作為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預言之一,黑洞一直是最神秘,甚至最令人神往的存在,首張黑洞圖片讓人類能一睹黑洞的尊容,這是一個研究和觀測黑洞的全新窗口,讓我們可以揭示更多有關黑洞的秘密,這些秘密或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