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普網訊(記者 胡利娟)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在手機里、電視中看到顏色不一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相信大家對它們并不陌生。但仔細一想,又似乎并不清楚每個顏色代表的氣象災害級別、影響,以及其防御方式。那么,當看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警信號時,公眾又該怎么做呢?
“不同顏色的預警信號表示不同等級。”3月17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預警發布室主任王佳禾解釋,一般來說,有藍、黃、橙、紅四種顏色,分別對應著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以及發展態勢,為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
王佳禾介紹說,從藍色、黃色到橙色和紅色,同一種類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級別不同,對應的防御措施也不盡相同。當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時,公眾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出行。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各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類別和級別并不統一,例如有些地區會受臺風影響,有些地區則不會,同一類別有的是三級“黃橙紅”,有的是四級“藍黃橙紅”。
對此,王佳禾介紹說,這是由于我國地理范圍廣大,各地受氣象災害影響的種類和范圍都不一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可以根據當地氣象災害的特點,選用或者增設規定的預警信號種類,設置不同信號標準。但相同的是,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級別越高,公眾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以暴雨為例,氣象上規定,暴雨是指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暴雨來臨之前,氣象部門會按照由弱到強的順序,向社會發布預警信號。
其中,藍色暴雨預警信號是指預警地區未來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是指預警地區未來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橙色暴雨預警信號是指預警地區未來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而紅色暴雨預警信號則是指未來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收到不同顏色的預警后,大家應當如何防范?王佳禾說,我們看到最低一級的預警信號就要注意出行安排了。比如,當最低一級的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發布時,人們應該謹慎考慮遠行、郊游或者去地勢低洼地區的計劃,并隨時關注天氣變化。隨著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級別的提高,人們應做出相應的防范準備,切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查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進一步了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相關氣象災害的防范措施,通過中國氣象局官方網站、中央氣象臺網、中國天氣網等渠道了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學校、機場、港口、車站、高速公路、旅游景點等公共場所,也都會設置或者利用電子顯示屏等設施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目前,我國普及了一套比較全面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它由名稱、圖標、標準和防御指南組成,分為臺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等。
王佳禾表示,在平時,我們只要多關注天氣并了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背后的意義,關鍵時刻不“輕敵”,大家的防范意識就會相應提高,氣象防災減災的效果也會大幅提升。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