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今日觀點!對于獻血,你有這些健康疑慮嗎

發布時間:2022-06-20 05:34:16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科普時報記者陳曦

造成千人口獻血率下降的因素很多,其中對健康的擔心是阻礙很多人主動獻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資料圖】

獻血后會貧血嗎?多次獻血會“成癮”嗎?機采血小板安全嗎?天津市血液中心宣傳科科長曹萌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講解了獻血這些“健康”事。

6月14日,市民在重慶市黔江區的獻血屋獻血。新華社楊敏 攝

獻血后會貧血嗎?

正常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左右。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約有血液4000毫升,而真正參與循環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則貯存在肝、脾等“人體血庫”內。人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當人體出現少量失血時,貯存在“人體血庫”中的血液,便會立即釋放出來,隨時予以補充。

“獻血200毫升,僅占全身血量的5%。”曹萌說,獻血只是人體內可以再生的血液暫時少量減少,不影響人體血液的正常再生功能,獻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會恢復。血漿中的水和無機鹽,在12小時內由組織液透入血管而得到補充。血漿蛋白通過肝臟的加速合成,在24小時左右可以恢復。紅細胞恢復稍慢,約需兩至三周可補足失去的紅細胞。

“國家制定了嚴格的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以保證獻血者在獻血后血液的各項指標仍然在正常范圍內,只要按規定的間隔時間參加獻血,是不會引起貧血的。”曹萌說,貧血本身是一種疾病,對于患有貧血的人,在獻血查體時就會查出來。這類人群是不能參加獻血的。獻血也絕對不會引起貧血,相反經常獻血會刺激造血器官,增強器官造血功能,有益于人體白細胞的再生。

多次獻血會“成癮”嗎?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經常獻血的人,一旦到日子沒獻血,血管就會發脹,渾身憋得難受。

“這些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只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猜測。”曹萌說,即使不獻血,人體內的血細胞每時每刻也會經歷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以維持總血量的穩定、平衡。比如血液中的紅細胞生命期約120天,白細胞約7—14天,血小板約7—9天。任何一個人的血量都要保持相對恒定,這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動脈血壓穩定,保證全身特別是心臟和大腦獲得充分的血液供應。

曹萌表示,多次獻血不可能出現成癮癥狀。多次無償獻血者們也從未表示過有此不適。

機采血小板安全嗎?

曹萌介紹說,現代輸血治療已經普遍進入成分用血階段。如今除極少部分捐獻的血液會保留為全血外,大部分全血會通過離心、自動化分離等方式將紅細胞、血漿、血小板等有效成分單獨分離出來而制成高濃度、高純度血液制品。它們的作用各不相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輸給不同癥狀的患者。

目前也有在獻血階段,就直接采集成分血的成分獻血。很多人擔心這種方式不夠安全,對此曹萌解釋說,成分獻血與獻全血基本相同。

“以機采血小板為例,就是用血細胞分離機從健康獻血者血液循環中,一次單純采集血小板,獻血者其他成分如紅細胞、血漿等同時還輸給本人的過程。”曹萌表示,捐獻機采血小板同捐獻全血一樣,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而且恢復得更快。健康人體內血小板數量充裕,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再生一次。

標簽: 間隔時間 主要原因 有效成分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