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全球訊息:中國清潔能源研究產出居世界首位

發布時間:2022-09-18 09:33:19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相關資料圖)

9月8日,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數·能源”發布的自然指數顯示,2015—2021年,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七“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SDG7)相關研究產出位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德國、韓國和日本。

自然指數是一個包括作者單位信息和機構關系的數據庫,它追蹤發表在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這些期刊均由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獨立小組選出。《自然》增刊“自然指數·能源”聚焦與SDG7相關的研究,追蹤和衡量了該領域在82本領先的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產出及合作情況。去年,自然指數所追蹤的SDG7相關研究產出猛增,由2020年的3345篇文章增加到3889篇,為2015年以來最大增幅。中國2015—2021年SDG7相關研究增幅高達324.1%,是該領域增長最快的國家。

在2015—2021年SDG7相關產出50強機構中,中國同樣居于優勢地位,有25家機構上榜,其中排名前十的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斯坦福大學、蘇州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南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

《自然》增刊還從點到面地關注了清潔和可負擔能源領域的科研合作。自然指數數據顯示,法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和英國在該領域發表的文章有80%以上涉及與其他國家的共同作者。相比之下,中國是產出前30強國家中唯一一個非國際合著文章多于國際合著文章的國家。

盡管中國的國際合著文章不到其總產出的一半(46.3%),但由于文章產出很高,因此中國經常出現在主要的科研合作中。例如,中國科學院與佐治亞理工學院、清華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中國科學院,是排名前三的機構間雙邊合作;中國和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中國和新加坡則是排名前三的國家間雙邊合作。

中國機構在自然指數SDG7相關產出增長最快的30家機構中也占據主導地位,其中上榜的非中國機構只有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印度科技學院,分別居于第28和29位。

自然指數主編西蒙·貝克說,自2015年以來隨著各國決心由化石燃料轉向更為綠色的能源以實現脫碳,與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相關的研究產出每年都在增加,趨勢明顯。中國從2015到2021年自然指數“份額”的增長超過300%,顯示了在該領域的重要地位,同時許多重要的國際合作也為更清潔能源的競賽帶來了紅利。

標簽: 相關研究 中國科學院 澳大利亞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