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快看:“雜交手術”內外聯合,解除患者“心病”

發布時間:2022-12-18 10:34:14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巧幫忙

科普時報記者 陳曦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心臟外科與心臟內科強強聯合,近日再次拓展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應用,成功實施機器人輔助微創搭橋聯合冠狀動脈介入“雜交手術”,完成“搭橋”“支架”兩個操作,徹底解決患者的全部“心病”。


(資料圖)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外科手術從開放手術到腹腔鏡,再從腹腔鏡到微創,如今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外科手術臺上大放異彩。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是一種高級機器人平臺,通過使用微創方法實施復雜的外科手術。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由外科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3部分組成。

據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心外科主任孔祥榮介紹,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心血管堵塞嚴重且位置特殊的冠心病患者,隨時有猝死危險。傳統治療理念中,這樣的病人要不選擇開胸搭橋術,要不就在能下支架的地方先放支架改善不適癥狀。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探索出一條不尋常的治療冠心病患者之路——心內科與心外科聯合開展“雜交手術”,不僅讓患者梗塞的心臟有正常的血流注入,還要用支架撐起狹窄的血管,讓患者徹底治愈。

“雜交手術”是心臟疾病治療的復合手術,先由孔祥榮率領的心外科團隊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微創完成左乳內動脈獲取并完成與左前降支的搭橋手術,使乳內動脈血流供入心臟,解決心臟的供血難題。

孔祥榮說,乳內動脈與前降支的搭橋治療是國際公認的前降支血運重建金標準,具有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遠期通暢率和生存收益,但由于乳內動脈在肋骨內側,因此傳統手術取材需要開胸,創傷大。

手術時,孔祥榮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幫助下實現了100%的微創取材。“醫生能夠三維立體看清患者血管情況,10倍放大的視野讓血管及其分支清晰可見。我們只需要在患者肋間的3個微創孔道就能將直徑僅有2毫米的乳內動脈完好地游離取出,再通過一個4厘米的微創切口完成與前降支吻合。”孔祥榮說。

在完成乳內動脈與前降支的搭橋手術后,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盧成志率領心內科團隊再為患者進行PCI介入治療,將支架放入患者心臟的左主干、左回旋支,改善血管的狹窄狀況,讓血流順利通過血管。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目前已完成60余例微創冠脈搭橋,真正做到了精準、微創、成功率高。

孔祥榮、盧成志均表示,對部分復雜冠心病實施“雜交手術”具有推廣性,為心臟三支病變、前降支慢性閉塞、前降支鈣化、心肌橋無法支架、左主干與前降支血管差別巨大的患者,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

標簽: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雜交手術 外科手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