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冬令佳蔬紅菜薹

發布時間:2022-12-29 17:43:43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田間,紅菜薹身著紫紅色外衣,頭頂綻放著細碎的黃花,一棵棵宛如爭妍斗艷的美少女,堪稱冬季餐桌上鮮嫩美味的時令菜主角。

紅菜薹乃十字花科植物,又名紫菜薹、蕓菜薹、紫菘等,為1―2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鮮嫩的莖葉。李時珍《本草綱目》言:“此菜易起薹,須采其薹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

紅菜薹盛產湖北、湖南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尤以武昌洪山菜薹最有名,產于武漢城東寶通寺附近的紅菜薹味道最純正。有人以色論,“深者為佳,淡者次之”。據《生物史》載:“武昌特產紅菜薹,在唐代時已是名菜”,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1907年,徐毓華《湖北鄉土地理》載:“馬鞍之煤、寶通寺之菜,黃鵠磯頭之鯉,均占優勝之土物也。”由此可見,紅菜薹身份非同一般,是蔬菜中的“名角”。

經霜雪洗禮的紅菜薹,色澤鮮艷,水分充足,又脆又甜,口感最佳。紅菜薹莖桿格外粗壯,剝皮生食清爽甘甜,隱約有一絲芥末香氣。門牙輕觸,紅菜薹就已斷開。細細品嘗,甜津津的汁水溢滿口腔。民間有“梅蘭竹菊經霜翠,不及菜薹雪后嬌”之說。唐代詩人韋莊見證過紅菜薹的俏麗,“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相傳當年蘇軾游黃鶴樓時,在武昌多逗留了幾日,等到紅菜薹上市,好好品嘗了一番才肯離去。清人王景彝詩云:“紫干經霜脆,黃花帶雪嬌。晚菘珍黑白,同是楚中翹。”

紅菜薹的葉脈和莖桿呈紫色,和藍莓一樣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故而外表顯現紫色。花青素可是個好東西,可以抗氧化防衰老。紅菜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現代營養學分析,它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成分。胡蘿卜素能補肝明目,膳食纖維潤腸通便,維生素C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色素沉積。尤其是孕婦,多吃紅菜薹能增強母體抵抗力,還能促進胎兒生長發育。中醫認為,紅菜薹味辛、性涼,入肺、肝、脾三經,具有散血、消腫之功效,主治勞傷吐血、血痢、丹毒、乳癰、熱毒瘡等癥。因此,紅菜薹既是桌上佳肴,也是治病良藥。

另以香油、蒜蓉、水辣椒、醬油調成味汁,澆在上面,即是一道清新爽口的涼拌菜。紅菜薹熟后色澤由紫變綠,盛在白瓷盤子中格外養眼,色、形、味俱全,很是惹人垂涎。

紅菜薹炒臘肉是一道經典的家常菜。家鄉人喜歡吃辣,干辣椒不可少。紅菜薹掐成段洗凈,將干辣椒切小段,切上薄薄的幾片臘肉,入熱鍋里熬成油渣,用熱油爆香干辣椒后,加入紅菜薹炒熟,撒上香醋和鹽,美味紅菜薹炒臘肉就出鍋了。紅菜薹吸走臘肉的油脂,使其肥而不膩,咸淡適中。菜薹的清香和汁水浸入臘肉中,辣椒增味,更是給冬日送上火辣爽口的感覺,驅寒暖身。

紅菜薹是鄉親們冬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家常菜,它養胃宜人,潤色了塵世的一日三餐。

(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食品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會員)

標簽: 胡蘿卜素 膳食纖維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