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頭條焦點:田剛院士:數學的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應并重

發布時間:2023-01-06 09:47:32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科普時報記者 代小佩


【資料圖】

“數學是人類探索認識邊界最基礎的學科,可以說,數學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基礎,它的應用獨一無二。”2022未來科學大獎周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談到了我國數學學科的發展現狀,并對我國的數學教育提出建議。在他看來,數學的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同等重要。

奧數強國不等于數學強國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奧數強國。在2022年第63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中國隊再次登頂。這是中國隊第23次獲得世界第一。

“一個認知問題需要厘清——數學研究不是奧數,奧數也不是數學研究。數學強國不是一兩個獎就能確定的。”田剛表示。

他認為,奧數比賽作為一種競技活動有特殊作用,比如可以發掘優秀的數學苗子,尤其是一些青少年通過參加奧數競賽展現出數學天賦。不過,這些數學苗子真正成為數學研究者或數學家還需要一個過程。

在田剛看來,一流的數學人才應具備三種基本素質——興趣,天賦,堅持。“成為數學家,不一定要非常聰明。只要對數學有興趣,有一定的天賦,鍥而不舍就能做出大的成就。”

西方的現代數學研究歷史很長,相比之下,我國現代數學研究的歷史要短得多。近20年來,我國數學學科發展較快。“我國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幾乎所有數學方向上都有實力很強的年輕數學家。”田剛說。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特邀嘉賓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就有十幾位,而在二三十年前可能只有2-3位華人數學家受邀作報告。

“我覺得要有信心,再給些時間,我們一定能從奧數強國變成數學強國。”田剛表示。

培養精英和做好科普“兩手抓”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數學教育也隨之走向大眾化。有人認為,這有利于提升公眾數學素養,但可能不利于發掘和培養數學精英人才。對此,田剛表示,提升公眾數學素養與培養精英人才之間并不矛盾。

田剛強調,一方面確實要努力發掘和培養數學精英人才,為特別有數學天賦的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充實數學研究精英人才隊伍。比如,開展全國數學聯賽等競賽活動,為數學人才提供展示的平臺。

“有一點要補充,我覺得數學天才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會因地區而有太大差異。有些數學天賦很好的學生可能因為在偏遠地區,缺乏更好的老師和資源幫助他們進一步深造,這是令人遺憾的。所以,做好鄉村偏遠地區的數學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田剛說。

另一方面,提升公眾數學素養也非常重要。田剛認為,“數學無用論”的觀點之所以有市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數學科普教育做得還不夠。

“為此,要做好普及教育,提高公眾整體的數學素養,加深對數學的理解。”田剛建議,科技類的博物館多增加一些數學成分,比如流體、光學的背后實際上有很多數學原理。在美國,波士頓科技館就有專門的數學展廳,這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數學有很大幫助。

田剛稱:“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數學家,但數學素養一定會對人一生的發展有所幫助。”

“在培養未來人才過程中,最基本的是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所以,數學老師要言傳身教,保持對學術的熱情。同時要教育學生踏實努力,不要想著抄近路,要遠離對學術生涯有害的行為。”田剛說。

標簽: 數學研究 非常重要 大眾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