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勇于選擇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發布時間:2023-01-09 11:35:08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諾獎人成長之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享利·陶布是198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當得知獲獎消息時,他很淡然。他說:“在這個領域能有今天的成果,實際上是許多人的貢獻。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在這些有功的研究人員中選拔代表者,而我只是幸運地被選上了。”

機遇、選擇、改變是陶布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每當機遇來到之時,陶布總是勇于選擇,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改變,陶布的正確選擇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這就是一個科學家的生活。

陶布在寫給中國青年的信中說:“通過探索別人的思想,掌握、評價這些思想,你們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我希望你們當中的一些人會選擇這種探索方式。”

1911年,陶布的父母定居在加拿大薩克其萬。父親做農場工人,母親則為別人家清潔房子、打掃地板等。一家人辛勤勞動,生活仍然是很苦的。

1915年11月30日,陶布出生在租來的草屋里。陶布的二哥學習很努力,后來獲得了博士學位,他是陶布家族中有史可查的第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這一切都給陶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哥每次回來都給陶布講一些新的東西,使陶布大開眼界。

在12歲那年,陶布進了路德學院。一開始,陶布是要做牧師的,然而,他發現了達爾文的學說,這個學說吸引了他,他不再想做一名牧師了。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父親感到吃驚,但是并沒有勸說陶布,只是希望陶布今后無論選擇做什么,都要做出成績。

1929年,陶布的父親在期貨交易中賠了他多年積蓄,再沒有能力供他讀書了。

學校的化學老師保羅·謝菲爾德非常喜歡陶布,他勸說學校的管理者減免陶布的學費和食宿費,條件是陶布要在實驗室里協助老師做實驗。陶布又可以繼續求學了,這也為陶布選擇化學作為最終職業埋下了契機。

盡管化學反應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他從中學時代就喜愛英國文學,英國文學早已占據了陶布的心。陶布對英國文學的愛好是他的物理老師卡爾先生培養起來的。這位物理教師每次上課講得最多的不是物理而是詩歌,看到老師在講臺上充滿自信和洋洋自得的神態,陶布受到極大的感染。

但是,一件偶然的事件促使陶布最終選擇了化學。當陶布離開了路德學院去薩克其萬大學求學時,本來陶布已經決定選英國文學了,并且希望最后成為一名作家。但是在注冊時,注冊英國文學的人很多,隊排得很長。陶布排了幾次隊都沒有注冊上,就在這時陶布遇到了路德學院的一個同學,他已經注冊了化學專業。陶布不由心中一動,因為化學早已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種子,“何不試一試”,陶布心里這樣想,就這樣陶布注冊了化學專業。這個偶然的事件改變了陶布一生的足跡。

而對化學有了真正的認識,并且強烈地喜歡化學,是在陶布獲得碩士學位之后。為了獲得博士學位,陶布進入了加里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是世界最有影響的化學系之一。

在那里,陶布感受到了一種十分良好的學習氣氛。當人們碰見時,總是探討一些有關研究工作的話題,很多話題都是人們正在研究的工作,或是在實驗中遇到的困難。給陶布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人們探討問題時的熱情,更多的還是他們坦誠地向別人學習的愿望。人們都在真心實意地研究學問。在這種氣氛下,陶布感受到了真正的科學研究工作是神圣的。這是他一生中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對化學的真正熱愛也是從這里開始的。

1940年,陶布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后的十多年里,陶布的興趣主要放在研究無機化學方面,特別是金屬合成物。在化學的領域,上世紀50年代是“無機化學的文藝復興時代”,這個時期,陶布潛心研究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反應機理,這一課題的研究占據了陶布大部分時間,也給了他巨大的滿足。

1983年,陶布因在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反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陶布的研究成果非常杰出,而且是超前的。斯坦福大學的同事詹姆斯·克爾曼說,“大家都認為他(享利·陶布)是一位別具慧眼的科學家,他總是比別人早一步踏入未開拓的領域,他的觀念往往比時代早了25年。”

陶布還有另外一個特色,那就是他所做的這些研究都不需要大規模的實驗裝置,完全是靠他卓越的想象力,加上幾種用手操作的小裝置就可以完成了。有人形容陶布說:“研究人員大體上可分為經驗累積型及靈感突發型兩種,而他是屬于后者。”陶布同時也是位授課高手,他可以只靠黑板而不借助其他教具,就能把概念說明得非常清楚。電子本來是看不到的,但聽陶布講課時,你就會覺得好像電子就在眼前移動一樣。

陶布在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反應機理研究的成果,揭示了無機化學反應的本質,推動了無機化學的新發展。這一成果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中。

標簽: 無機化學 配位化合物 博士學位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