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近日在參加一場新冠防控科普專場直播中提到,一直沒有陽有幾種可能,一種是可能實際已經被感染過,產生免疫力。第二種是因為打過疫苗,產生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第三種確實沒有被感染,仍有被感染可能。
為什么還沒有陽?感染科主任分析有幾種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感染科主任翁衛東主任中醫師分析,目前未陽的主要有幾種可能——
第一類是全程接種了新冠疫苗,體內免疫功能還很強大,產生的保護性抗體數量仍處于高位,不容易被感染。
第二類是天生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強。翁衛東主任介紹,去年省立同德醫院安排全體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對此,她做了一個《新冠疫苗在健康人中的抗體研究》課題。以接種后的醫護人群為樣本,通過體檢抽血來對比保護性抗體的個體水平差異。
事實證明,接種人群中少部分人保護性抗體達不到保護水平,說明打了疫苗但效果欠佳;大部分人都能產生不同水平的保護性抗體,有個別人抗體數量高得異乎尋常,是普通人的20倍以上。
第三類發現某些因其他疾病服用的抗病毒類藥物,可能對奧密克戎也有一定的作用。臨床中發現,一些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的患者全家人都陽了,唯獨乙肝患者沒有被感染;再比如,“阿茲夫定”本身是治療艾滋病用藥,現在也是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
第四類是極少與外界接觸的或者是防護工作做得特別好的人群。比如獨居的孤寡老人,居住環境相對封閉,暫時還沒有被感染,但仍有被感染的可能。
“幸運兒”贏在基因?
科普作家項棟梁1月5日在丁香醫生刊文分享道,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有不同的偵察能力、反應能力。例如有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白細胞表面抗原(HLA)與病毒的結合能力有差異,有些能快速識別快速清除,不給病毒機會;有些則和病毒結合不佳,更容易放過病毒,讓病毒有了在身體中復制-感染的機會。
因此,決定人類白細胞表面抗原(HLA)的多個等位基因,非常關鍵。而臨床研究和模擬計算均有初步證據表明,人群中的確有一些特定基因型讓我們在面對新冠的時候有所差異。
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三群人:
一群人擁有相對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幸運兒”基因;
一群人有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發生重癥的“大冤種”基因;
絕大多數,既沒有“幸運兒”也沒有“大冤種”基因。
“幸運兒”基因的代表基因之一是HLA-DQB1*06等位基因。英國牛津大學一項覆蓋1076名新冠疫苗接種者的研究表明,在新冠原始株和阿爾法變異株流行期間,攜帶這一基因的人感染機會為未攜帶者的63%。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是HLA-B*15:03,全球只有0.63%的幸運兒攜帶,具有對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幾種冠狀病毒的較強抵抗力。我國擁有這一基因型的人群比例在世界上排名中游水平。
另外兩種有類似效果的“幸運兒”基因在人群中分布比例也不高,一個是1.1%,另一個是0.49%,都是鳳毛麟角。
過敏性鼻炎有保護作用?
至今還沒“陽過”也可能與個人體質相關,一些人群身體上存在一些保護因素,使得他們與其他人相比更不容易“陽”或者“陽”得相對晚一些。
2021年10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趙宇及其團隊在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患有過敏性鼻炎可對新冠感染起到保護作用。
對于此項研究,趙宇表示,雖然在國外也有類似的研究結果呈現,但是此項研究主要是基于以前的病毒毒株,至于現在所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是否也有這個規律,尚待研究。“但總體來看,我認為這個保護作用還是存在的?!?/p>
趙宇同時也表示,并不是說得了過敏性鼻炎就一定不易感染,這只是一種相對的幾率。
“陽了”卻不自知?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傳染病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李鋒1月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整個人群沒有進行持續全員核酸檢測,有些人感染也可能不自知。
在臨床上,我們的確看到過,2020年時,一家四口中有普通型,也有危重型,比較奇怪的是,一個成員體內病毒持續時間極短,只有三天,也沒有癥狀,只是有一點輕微不舒服,事后測不出病毒抗體。她的確是核酸陽性,感染過,但是沒有任何癥狀,免疫系統也沒有留下一點印跡。
李鋒醫生提醒,目前有些人沒有表現出來感染病毒,還可能與遺傳背景、疫苗接種率、保持社交距離的切斷傳染源等做法有關系。但現在還沒有感染病毒,不代表之后就不會感染。
防護工作做得好?
陜西省中醫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燕勇一家三口都沒有“陽”,他跟大家分享了2個預防感染的方法。
采用高蛋白飲食,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前一段時間疫情傳播速度非??斓臅r候,每天兩個雞蛋、喝牛奶。
用酒精消毒。對一些地方重點消毒,包括一進門的入戶門區域,以及出了門到電梯之間的區域,還有電梯里的按鍵、單元門把手等,經常對這些區域進行酒精噴霧消毒。而且對電梯內的空間也經常進行酒精噴霧消毒,達到減少病毒傳播的目的。
沒“陽過”的人如果面對新毒株,會比“陽康”者更脆弱嗎?
最近XBB.1.5等新毒株的出現,引發大眾關注。陽康的人有了一定的抗體,但還沒“陽過”的人面對新毒株會更脆弱嗎?李侗曾醫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人體會產生抗體。感染過新冠病毒后3到6個月內,一般不會二次感染。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而逐漸下降,這時候,誰的免疫力強,抗體水平下降得慢,誰就會獲得更長時間的“保護”。
感染后病情的輕重與病毒的致病力有關,目前,奧密克戎各變異株的致病力相差無幾。
如果是曾經“陽過”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會相對第一次感染更輕。沒“陽過”的人感染,病情也會與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時程度類似。(記者 姬薇)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