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wǎng)

即時:故宮里珍藏的兔子

發(fā)布時間:2023-01-25 14:53:09 來源:北京晚報 責(zé)任編輯:caobo

關(guān)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來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上古產(chǎn)生說,認(rèn)為是黃帝立子午十二辰為名月,又以十二獸名屬之;有原始時代的動物崇拜說;也有人認(rèn)為是東方朔所創(chuàng)……到底哪種起源為真,已不可考。不過,作為悠久民俗文化符號的生肖,不但是春節(jié)期間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而且也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寶地。

故宮的藏寶中,就有多種成套的十二生肖藏品,比如十二生肖鏡、十二生肖四神鏡、十二生肖壓勝錢、青玉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圖》等。今年是兔年,故宮中和兔子有關(guān)的藏品,也是多姿多彩。

玉兔:


(相關(guān)資料圖)

月宮靈物意境深

白玉十二辰(兔)明代

玉兔,又名月兔,居住在月球上,在月宮里負責(zé)搗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動物。玉為象形字,始見于甲骨文,本義指玉石,通常用來比喻潔白美麗。《詩·召南》曰:“白茅純束,有女如玉。”人們把月兔稱為玉兔,可見對這一動物的喜愛。也只有如玉般的兔子,才能陪伴在嫦娥那樣美麗的仙子身邊吧。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不少玉質(zhì)兔子。比如元代的白玉鏤雕雙兔佩、明代的白玉兔形佩和白玉十二辰(兔)、清代的青玉十二辰(兔)和白玉十二辰圓形佩(卯)等等。

這些藏品中,十二辰生肖有多套,但其中的兔子各有獨特之處。明代的白玉十二辰玉質(zhì)潔白瑩潤,十分細膩。玉兔為立體圓雕,兔首人身,杏眼,尖嘴,嘴分瓣,耳后搭,身穿交領(lǐng)衫,腰中束帶,坐姿,右手持折扇,左腿支起,左手肘放在左腿膝蓋上高舉,呈持握狀,但手中無物,可能原有它物后脫落。而清代的青玉十二辰中,兔首人身的卯兔左腿豎起,左手肘放在左腿膝蓋上,左手高舉,持兩片樹葉,右手搖扇,好似一副古代書生的神態(tài)。此件玉兔手持的不是搗藥的玉杵,而是樹葉,這來源于“吳剛斫桂”的傳說。李白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詩句,玉兔手中握著的便是桂樹的葉子,寓意帶來無盡的財富。

除了手持樹葉、扇子、搗藥的玉杵等不同的物品外,明清時期的玉雕設(shè)計中,常常讓兔子口銜靈芝。兔為月宮靈物,靈芝是傳說中的仙草,這一設(shè)計增添了吉祥長壽的寓意。比如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明代的白玉兔形佩,玉兔口銜靈芝,前腿前伏,回首凝望,身上毛紋豎立,顯得十分機敏。清代的青玉嵌寶石臥兔中,玉兔呈伏臥狀,四足彎曲向前,背部、雙耳處有數(shù)道陰刻線刻畫出毛絨質(zhì)感,口銜靈芝,更顯玉兔之溫順可愛。

元代的白玉鏤雕雙兔佩從名稱就可以看出,這一玉佩有兩只兔子。兩只白兔,一大一小,似為一雌一雄,他們坐在桂樹之下,周圍靈芝形祥云環(huán)繞,兔子雙耳豎立,毛紋細密,均蹲坐回首,大者抬首望月,小者回望大兔,神態(tài)安詳。

清代的白玉十二辰圓形佩(卯)一面凸雕一只立姿小兔,另一面凸雕篆字“卯”。圓形佩上部鏤雕出廓,形成雙夔龍戲珠鈕。清代還有一紫檀嵌玉十二辰圖葵花式盒,盒為紫檀木質(zhì),盒蓋面中心嵌黑白玉太極圖,其周圍環(huán)嵌白玉十二生肖,蓋面邊緣以銀絲嵌如意云紋。十二生肖形態(tài)各異,依序排列,生動活潑。鼠之狡黠,牛之淳厚,虎之威嚴(yán),兔之柔和,龍之雄猛,蛇之刁悍,馬之矯健,羊之溫順,猴之聰穎,雞之高傲,狗之忠誠,豬之憨實,均個性鮮明。

書畫:

畫中有兔寓祥瑞

《梧桐雙兔圖》清 冷枚繪

除了作為生肖所用的雕刻玉兔外,古人在書畫中也有不少兔子元素。畫中兔子數(shù)量不一,有多有少,有單有雙,著色有黑有白,寓意均為祥瑞之象。

清代任預(yù)所繪的《十二生肖圖》冊中,兔子一頁有三只小白兔,右上角高懸著一輪明月。任預(yù)用傳統(tǒng)的暈染技法,將白兔的形體立體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與任預(yù)《十二生肖圖》冊不同,明代的《雙兔圖》中,則是一黑一白兩只兔子在吃禾穗。清代華嵒的《海棠禽兔圖》中,兔子也是黑色的,而近現(xiàn)代齊白石的《桃兔圖》中,則是一黑一白兩只兔子。

畫作中的黑兔子也是有寓意的。《說文解字》載:黑而有赤色者為玄。因此古代一些文人把黑兔稱為“玄兔”。西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衛(wèi)氏朝鮮之后,在其地設(shè)立玄菟郡、樂浪郡、臨屯郡和真番郡,合稱“漢四郡”,玄菟郡是漢四郡中面積最大的一個,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個。

作為祥瑞之物的兔子,有時候要與一些特別的事物搭配在一起,才能共同構(gòu)成祥瑞之意,比如《雙兔圖》中的兔子吃禾穗。對于農(nóng)民來講,兔子吃禾穗肯定不是好消息。因為古代糧食產(chǎn)量低,兔子搶食農(nóng)民的糧食,農(nóng)民就要挨餓了。宋代建隆四年(963年)有人上報,說普州(約現(xiàn)在四川安岳縣境內(nèi))的兔子把秋禾都吃光了。不過,文人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這一現(xiàn)象,那就是兔子多是因為沒有人獵捕,沒人獵捕是因為人主有仁德之心,結(jié)論是:兔子吃禾穗是皇帝實施德政的結(jié)果。這個解釋被不少人記住了,宋末元初的藏書家程鉅夫在《題畫兔》中寫道:“君王罷游獵,重德不重射。狡兔秋田中,食粟得閑暇。”

《月中桂兔圖》是清代蔣溥所繪。蔣溥出身顯貴,其父親系大學(xué)士蔣廷錫。蔣溥在雍正八年(1730年)二甲中第一名進士,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兼戶部尚書。他是乾隆時期的重臣,亦是蔣派花鳥畫藝術(shù)的重要代表。他的這幅《月中桂兔圖》以墨筆繪圓月,月中玉兔以干筆寫皮毛,焦墨點睛,形象生動可愛。上、下詩堂有乾隆皇帝、劉統(tǒng)勛、董邦達、劉綸、介福五家題詩,以及蔣溥自題詩。其中乾隆皇帝御題:“秋暖無端遲桂芳,綴枝初折幾苞黃。玉兔靜守冰輪朗,畫出人間滿意涼。戊寅中秋御題。”下鈐“乾”朱文方印、“隆”白文方印。從這幅畫中君臣多人的題詩可以想象出乾隆皇帝與臣僚之間以詩畫共度佳節(jié)的雅集場景。

清代冷枚繪有《梧桐雙兔圖》,款署“臣冷枚恭畫”,可知其與《月中桂兔圖》一樣,均是皇帝與大臣們共度佳節(jié)的作品。畫中野菊滿地,桂花飄香,高大的梧桐樹下,兩只肥碩的白兔愜意地在草地上嬉戲。雙兔的眼神活靈活現(xiàn),神采奕奕,端是佳作。

器物:

兔子形象惹人愛

雙兔車軎(音衛(wèi))西周

幾千來年,人們把圓月、桂花、玉兔等美好事物寫進詩詞中,畫到絹帛上,繡到服飾中,也刻畫到了朝夕相伴的器物上。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里,就有不少物品上雕刻或繪有兔子的形象。

西周的雙兔車軎(音衛(wèi))是較早的有兔子形象的物品。車軎是古代車上的重要部件,“軎”位于兩個車輪的外側(cè),用于固定車輪,將軎套于軸的最外端,防止輪子脫落。雙兔車軎中,兩只兔子反向立于軎筒之上,臀部相連,俯首曲腿,圓目,長耳,圓腹,腹中空,腹外飾云紋。其造型生動活潑,兔的形象寫實,在西周車飾中十分罕見。

兔猴銅帶鉤是漢代之物。帶鉤是古人腰帶上的掛鉤,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在中原地區(qū)出現(xiàn),一直沿用到漢代。兔猴銅帶鉤通體鎏金,動物裝飾均采用高浮雕手法。帶鉤前端為鳥首鉤,正中飾有一臥兔,兔耳較長,形態(tài)生動。

唐代已經(jīng)有了供孩子玩樂的瓷兔。唐代社會經(jīng)濟較為繁榮,人們更加注重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家中長輩在春節(jié)等節(jié)日里為孩子們購買各種動物玩具已漸成風(fēng)俗。為適應(yīng)這種需求,工匠們也捏塑出造型各異的動物售賣,其中就包括瓷兔。唐代北方主要生產(chǎn)白瓷,與南方的青瓷遙相呼應(yīng),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的枕頭上也有兔子形象,比如三彩剔劃花兔紋枕。枕呈扇形,上有黃兔、綠草、白色的土地。宋代大多數(shù)三彩枕以綠色為基調(diào),輔以黃、白、褐等色,紋飾主要有人物、花鳥、動物等。

明代的三彩琉璃手托兔女立像瓦中,瓦背為仕女立像,左手托兔,右手長袖后擺,隱于身后。這種手持小兔的仕女形象很可能是生肖瓦的一種,借以寄托人們的美好愿望。同樣是明代,還有三彩琉璃手托兔人像瓦,瓦背為大臣立像,雙手交叉,懷中抱兔。瓦身側(cè)面刻“卯”字,可稱之為生肖瓦。

明清時期的各種盤子和瓷碗上,經(jīng)常有兔子的圖案。比如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兔紋淺碗,最引人注目的是圍繞碗心的花朵內(nèi)所繪四只白兔,兔回首張望,形態(tài)寫意。明末清初以來,民窯中常見此類以玉兔為題材的日用器,多以盤、碗、杯為主,寓意“玉兔思鄉(xiāng)”。

要說哪種兔子和北京的關(guān)系最親密,當(dāng)然要數(shù)兔兒爺了。兔兒爺大約誕生于明朝中期,在京城及北方地區(qū)特別流行。傳說月宮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搗藥為天下百姓治病去災(zāi),人們據(jù)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兒爺形象。故宮博物院中,就收藏了多個明清時期的兔兒爺,是民俗文化的見證。

(文中文物均為故宮博物院藏品)

標(biāo)簽: 十二生肖 白玉十二辰 故宮博物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