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指數
(資料圖片)
告訴你好短視頻的樣子!擷取短視頻精華,揭秘成功法寶,帶你成為短視頻達人。
“象舞指數”科普短視頻評議聚焦國內主要短視頻社交平臺頭部科普賬號的短視頻作品,基于數據入圍、專家定評的原則,甄選出優秀科普短視頻榜單,并邀請權威專家評議,以助推科普短視頻高質量發展。
近期【CSM瑞享薈】將連續推出總臺融合發展中心聯合中國科普研究所,依托【短視頻融媒體傳播評價體系】標準,開展的“科普短視頻評議”系列文章,分析“科學普及的好短視頻 短視頻中的科學普及”,匯集權威專家全面深入觀測和評價科普類短視頻,為科普短視頻行業帶來理論增量、理念指引和編創指南。
新年伊始,由中國天氣賬號發布的碳中和科普動畫短視頻《碳足跡可不是“腳印”》,登上1月4日—1月10日“象舞指數”科普短視頻周榜TOP10(總榜)。該短視頻的一些成功做法,可為編創相關科普類短視頻提供參考和借鑒。
01選題緊扣國家低碳發展宏觀戰略
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科學認識,更需要通過科普的方式讓公眾知曉。通過講清、講深、講透什么是“碳足跡”,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和個人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情況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相連,讓老百姓自覺成為國家低碳發展戰略目標的參與者與貢獻者。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科普視頻的選題角度決定了科普效果的深入程度。
02標題擁有強吸引力
標題運用否定句的形式告訴觀眾“碳足跡”可不是“腳印”,觀眾自然而然地會思考“碳足跡”是什么?這種手法順應大眾思考方式,讓讀者懷揣“找到正確答案”以及“檢閱答案是否正確”的心理來觀看短視頻。可以說,科普視頻標題的創意是引導觀眾接受科普的敲門磚。
03呈現方式生動鮮活
動畫制作精良、角色設計擬人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內容的生動性。提出的問題緣于地球的“檢查報告”,氣溫、溫室氣體濃度和CO2均超標,怎么辦?列出的答案來源于“醫生”的建議:“運用科學的方法測算自己的碳足跡。”進而,通過打破“地球患者”的疑慮與困惑得到“碳足跡”的正解。擬人化的角色設定,親和力強的對話形式,讓科學知識的傳播過程有趣生動,同時大大地擴展了受眾群體的范圍。小朋友看得懂,成年人想得深!由此可見,創新科普視頻的呈現方式是吸引觀眾接受科普的鑰匙。
象舞指數觀察員韓曉樂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