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腫瘤標志物、超聲、CT......
是大家熟知的常規體檢項目。
如果其中的指標出現異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該如何理解?
和腫瘤會有關系嗎?
35歲的劉女士是一名公務員,今年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體檢,隨后的報告單上出現了個別小箭頭,懷著忐忑的心情,掛了門診醫生的號,走進診室詢問究竟......
河南省腫瘤醫院專家提醒:
拿到體檢報告后,如果出現以下這些字眼,要提高警惕,最好找專科醫生進一步檢查或確診。
化驗檢查中的“蛛絲馬跡”
1、血常規
血常規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如果這些指標只是輕度的升高或降低,不用太擔心。
血液科主任醫師林全德說,如果出現明顯異常,可能提示惡性腫瘤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比如:
1
白細胞明顯升高伴血紅蛋白降低(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容易出血),要警惕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發生;
2
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白細胞明顯升高,要注意進一步檢查排除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可能;
3
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同時減少(三系減少)多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也可能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或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4
非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有時也會出現白細胞的異常明顯升高;如肝癌、骨肉瘤等惡性腫瘤引起的類白血病樣反應;
5
血小板計數升高常見于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早期等骨髓增殖性疾病,也見于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比如肺癌、腸癌等;
6
很多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出現血紅蛋白降低(貧血),多與營養不良及慢性失血有關。
2、血生化
主要包括肝、腎功能以及血糖、血脂、心肌酶、電解質等檢驗項目。如果出現某些指標的異常也要警惕癌癥可能,需進一步檢查排查。
如肝功能提示轉氨酶和膽紅素的異常,通常表示肝臟問題,要進一步檢查以排查肝、膽、胰方面的疾病,其中包括肝、膽、胰腺惡性腫瘤。
腎功能也是一樣,如果腎功能有明顯的異常,要去進一步檢查尋找原因,包括原發腎臟腫瘤及惡性腫瘤引起的腎功能異常(不太常見)。
堿性磷酸酶明顯升高,注意排查骨腫瘤(包括原發骨腫瘤和其他癌癥骨轉移)和肝臟腫瘤,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多發骨質破壞也會引起堿性磷酸酶升高。
出現血鈣升高也要注意。腫瘤骨轉移發生骨破壞,血鈣可能會升高,另一個血液腫瘤就是多發性骨髓瘤,往往也表現為高鈣血癥,需要進一步檢查來明確疾病類型。
林全德說,乳酸脫氫酶(LDH)同樣沒有特異性,就腫瘤方面來說,在多種血液淋巴系統腫瘤中可能會有較明顯升高,比如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且與腫瘤增殖浸潤、嚴重程度、腫瘤負荷有關,可用于協助診斷、療效監測以及預后評估。
要注意的是,這些檢查都沒有特異性,千萬不要簡單地把指標異常和癌癥畫等號,要進一步找專科醫生就診確認。
3、腫瘤標志物
從名稱可以看出,腫瘤標志物跟腫瘤的關系相對來說更特異一些,但也同樣不能簡單地對號入座。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腫瘤標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是得了癌癥,而得了癌癥的人也完全可以腫瘤標志物正常。
體檢發現腫瘤標志物升高,建議找腫瘤專科醫生咨詢,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分析,有的定期隨訪復查就可以,有的要進一步做針對性檢查。
影像檢查中的“蛛絲馬跡”
1、超聲檢查
最常見的B超、彩超,主要用于甲狀腺、淺表淋巴結、乳腺、心臟、肝膽胰脾、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等)、女性子宮卵巢輸卵管等的檢查都屬于超聲檢查。超聲醫學科主任李潛說,超聲檢查報告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字眼,要警惕惡性腫瘤可能:低回聲或極低回聲、實性結節、邊緣不光整(成角、有毛刺等)或不清晰、形態不規則、縱橫比大于1、微小鈣化(沙礫樣鈣化)、血流豐富信號等。但切記不能簡單對號入座。其實像甲狀腺、乳腺等的B超報告通常會給出RADS分級,而這個分級就是超聲醫生根據以上信息給出的評分等級:
1級、2級為良性,不用擔心;
3級大多數是良性,基本不用擔心,但也有極少數可能惡性,惡性可能性小于2%,要隨訪定期復查;
4級惡性可能性增加,為可疑惡性結節(惡性概率2%~95%左右),為分4a、4b、4c級,惡性可能性逐級增加,通常建議穿刺活檢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5級基本上惡性可能性極大,惡性可能性超過95%,要盡早活檢明確診斷;
6級是已經病理證實的惡性腫瘤。
所以,出現這些問題要找專科醫生進一步咨詢。
2、CT檢查
常規體檢很少做CT,主要用于肺癌篩查。肺部CT發現肺結主要有三類:實性結節、混雜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醫學影像科副主任許春苗說,小于5mm的磨玻璃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惡性少見,根據結節的大小隨訪即可,若隨訪過程中出現實性成分或病灶增大,可以經胸外科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手術切除。對于隨訪復查兩年沒有什么變化(穩定)的實性結節,或者自然縮小或消失的玻璃結節基本上是良性結節,不用太擔心,但仍需要繼續隨訪復查。如果肺結節帶毛刺、邊緣不規則、生長快、磨玻璃內部出現實性成分,就要高度懷疑惡性可能。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分析,發現肺結節,不管什么情況,都要去專科就診(如胸外科,腫瘤科,呼吸內科),進一步排查或明確診斷。
3
其他影像檢查
磁共振、骨ECT、PET-CT等檢查通常不首先用于普通的體檢,多用于在其他檢查,比如B超或CT發現異常時進一步檢查。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對于體檢中發現的異常,可找相應的專科醫生就診咨詢,千萬不要簡單地對號入座。
專家介紹
李 潛
超聲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超聲治療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消融治療專委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介入超聲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超聲介入專委會青委會常委,河南省醫學會超聲專委會常委,省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常委兼秘書,省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委會副主委,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專委會副主委,省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介入專委會副主委,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通訊編委,中華腫瘤雜志青年編委。近年來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省廳級課題5項,獲得省科技成果獎和新技術引進獎5項。坐診時間:周一上午
許春苗
醫學影像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南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腹部學組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質控與安全學組副組長,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青年委員會副主委。主持河南省科技廳科研攻關項目1項,河南省衛生聯合共建項目1項,獲省廳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擅長呼吸系統、消化道、腹盆腔腫瘤的CT及MRI診斷,特別對腹、盆部疑難腫瘤的CT及MRI診斷有豐富的經驗。
林全德
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細胞治療質量控制與研究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青年委員,省醫師協會腫瘤科醫師分會委員,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委會委員,省抗癌協會靶向治療委員會青委會常委,省生命關懷協會骨髓瘤專委會副主委。發表SCI、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主持省科技廳、衛生廳、鄭州市衛生局科研項目8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主要從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微環境異常在其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療研究。熟練掌握常見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血液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坐診時間:周五下午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