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北京攝影報道
方寸之間,展示物種之美。這就是動物郵票的魅力。一本書容納2000余枚動物郵票,時間跨度160余年,地域橫跨130余個國家和地區,堪稱“紙上動物園”。2月25日上午,一本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郵票動物園》在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首發,吸引了讀者的興趣。
《郵票動物園》重點從動物分類學的角度完成了郵票上曾出現過的動物的趣味科普,在圖文并茂地詮釋不同動物特征與習性之外,還用相關文字講述了人與動物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密切聯系,延伸了集郵的內涵,倡導并傳播了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生態文明理念。全書充分地將郵票的藝術性和動物相關知識的科普性、趣味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讀者帶來多視角、多層面的閱讀體驗,可謂是一道營養全面、口感豐富的科普“大餐”。
合著該書的三位作者都是科普界高手。作者之一孫小禮,曾任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數學·科學·哲學》《科學方法論史綱》《文理交融——21世紀的科學潮流》等,主編“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叢書”等。第二位作者齊欣是中國科學技術展覽館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員,出版科普圖書《探秘中國科學技術館》《華夏之光》《簡明物理史》等。第三位作者朱效民是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新書發布現場
在新書發布會的分享環節,作為《郵票動物園》作者之一的朱效民,講述了幾位作者創作這本書過程中的故事,并向讀者朋友們分享了作者團隊是如何有創意地將動物科普與精美郵票欣賞相結合。他特別強調,科普不能只是冰冷的理性知識,也不應成為公眾的知識負擔,做科普應當以開闊深邃的眼光、兼容并包的胸懷,展示廣袤無垠的科學領域,讓這些知識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交流環節
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張勁碩在現場,從讀者角度分享了自己的閱讀體驗。他認為《郵票動物園》“集精美郵票與專業的動物物種科普于一體,是一本跨學科、融合的極富創意的科普讀物”。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尹傳紅特別提到,用集郵冊的形式展示科普,“給科學普及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