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2023年全國瘧疾日科普:“謹防輸入性瘧疾,持續鞏固消除成果”-今日熱訊

發布時間:2023-04-26 17:54:21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瘧疾在歷史上曾經是嚴重危害我們健康的寄生蟲病,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于在2021年我國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消除瘧疾認證。2023年4月26日是我國第16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謹防輸入性瘧疾,持續鞏固消除成果”。


(相關資料圖)

PART.03

什么是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發瘧子”、半日子,是由蚊蟲叮咬引起的傳染病。當按蚊叮咬瘧疾病人時,病人血液里的瘧原蟲就被蚊吸入,經過大約10天左右在蚊體內發育后成為有感染性的蚊子,當健康人被這種蚊子叮咬后就會得瘧疾。

疾有哪些癥狀?

瘧疾的主要癥狀包括發冷、發熱、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時還伴有嘔吐、腹瀉、咳嗽。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譫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腎功能衰竭,如不及時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

瘧疾傳染源?

首先,感染瘧疾后處于發病階段的人以及體內攜帶瘧原蟲者都屬于傳染源,當蚊子叮咬了這些人的血,血中的瘧原蟲就被吸進蚊子體內,瘧原蟲在蚊子體內增殖和發育,約10-14天后發育成熟,如果這個階段蚊子叮咬了一個健康人,瘧原蟲便通過血液循環迅速進入人體肝細胞內、紅細胞內發育,而后肝細胞、紅細胞破裂,大量代謝產物釋放,引起典型寒戰、發熱、大汗的表現。當瘧原蟲再次進入正常紅細胞時,就開始重復上述一輪繁殖過程,從而形成周期性發作。間日瘧、卵型瘧一般隔2日發作,三日瘧隔3日發作。

如何斷定瘧疾?

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01

有流行病學史(在非洲或東南亞瘧疾

流行區有旅居史或近期輸血史);?

02

典型發病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外周

血涂片檢測、瘧原蟲抗原快速診斷檢

測RDT、瘧原蟲基因檢測PCR結果。

感染瘧疾怎么辦?

01

基礎治療:發作期臥床休息、補充水分、適當補液、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高熱時做好物理降溫等。做好滅蚊隔離。

02

抗瘧原蟲治療:選擇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與氯喹、哌喹、伯氨喹等藥物的聯合治療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應根據瘧原蟲類別、血中瘧原蟲密度大小、病情輕重、是否來自耐藥流行區、當地瘧原蟲的耐藥類型來進行藥物的選擇,且不可擅自停藥,否則容易引起瘧疾的復發。因此懷疑感染瘧疾或確診瘧疾時需盡快至醫院就診,遵醫囑治療。

高風險人群如何預防瘧疾?

高風險人群主要包括:河谷地帶工作的人員、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從事野外作業的人員、從無瘧區到瘧區的人員、出入邊境留宿人員、居住在瘧疾流行地區的人群、經常前往瘧疾流行地區的旅游者和商務人士、瘧疾流行區預防措施不足的人群。

預防措施:

01

赴瘧疾流行區前應了解目的地的瘧疾流行狀況,做好個人防護準備。

02

做好防蚊措施,使用蚊帳、紗門、紗窗 、殺蟲劑、長期居住者可采用長效殺蟲劑處理蚊帳以及殺蟲劑室內滯留噴灑等;翻盆倒罐、避免積水,減少蚊蟲孳生;野外活動時穿長衣長褲等。

03

預防性用藥:磷酸哌喹每次服600 mg,每月1次。

04

抗瘧疫苗接種是一種預防瘧疾的新方法,目前仍在研發中。

根治瘧疾要規范,全程、足量服藥最關鍵!瘧疾是一種可治愈的傳染病,在治療上已經有很多高效的抗瘧藥,只要病人積極配合,做到早就診、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早康復。否則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誤,導致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標簽:

上一篇:成都八大處《整對了嗎》直播300期背后:醫教研硬核實力將醫美科普做出新高度|世界今日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