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蘇·中國江蘇網(wǎng)訊(記者 孫駿 實習記者 顧言午 通訊員 楊晶)孩子看似毫無章法的行為常常令父母感到無助、惱火或者失去耐心。究其根本,是因為家長和孩子都無法走入對方的心靈深處。那么是否有這樣一種科學的、溫和的方式來走進孩子的心呢?今天我們一起試圖從游戲的角度,來解決這一影響深遠的問題。
游戲是親子雙方可以共同參與的過程,更具科學性。親子依戀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減輕壓力,增強依戀關系,解決行為問題,同時又能給家庭帶來歡樂和笑聲,以信任和尊重為基礎來陪伴寶寶,建立深層的情感聯(lián)結(jié)。那么如何通過親子游戲建立安全親子依戀呢?
首先,父母應該提高敏感性,密切關注孩子的需要,即時、主動地發(fā)起親子游戲。有時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父母給孩子一個手搖鈴的玩具開展親子游戲,父母在游戲中用聲音和話語引發(fā)孩子玩耍的興趣,但當孩子玩過一段時間后,可能厭煩了,從手中松開了手搖鈴。這時就要求父母增加刺激或改變活動內(nèi)容,父母應該清楚什么時候該給孩子一個新的玩具,或仍然讓他玩之前一直在玩的玩具。應該知道一個游戲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jié)束,應很了解孩子的游戲愿望與需要。并針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開展適宜性的游戲活動。
其次,父母應注意以適合孩子的情緒與認知能力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游戲式的、愉快的交往活動。如出生至三個月的孩子,身體發(fā)育的指標包括俯臥時能把頭抬起來、用肘部支撐重量和目光能追蹤移動的物體等等;語言和認知技能發(fā)展水平包括發(fā)出“咯咯”聲、對看護者的面部表情做出反應等等。針對這樣的發(fā)展水平,父母可以提供一個移動的孩子床,以鼓勵孩子的目光追蹤,另外可以在孩子的手上或腳上套一個色彩鮮艷的襪子,這種視覺刺激會讓孩子感到興奮,從而鼓勵他去嘗試觸摸手和腳。這樣的親子游戲使孩子很愉快,有時會發(fā)出“咯咯”的笑聲,有時甚至會發(fā)出“咕咕”的說話。
最后,親子游戲是一種關系,也是一種態(tài)度,是溫暖的“愛的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不會因為競爭、輸贏而感到焦慮,不會因為“出格”的行為和語言而受到批評,也不會因為情緒的爆發(fā)而受到懲罰。相反,他們所有的表達(行為、語言和情緒)都能得到父母的接納甚至鼓勵,他們會感到安全、自由、有力量。無需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跟他斗智斗勇,分個高低輸贏,讓我們一起通過游戲,用“愛”贏得孩子!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quán)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